懷孕初期為何會出血
正常懷孕,為何會陰道出血,是大家常提出來的疑問?可是時到今日,醫學發達了,每位專家仍有不一樣的作法看法及診治,仍讓大家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台灣的醫學書幾乎百分之百從歐美進來的,醫學教育觀念也是百分之百跟他們學習的,但據我所知,對於懷孕初期的出血,歐美醫生竟然大多數採順其自然方式對待,也就是若能成功,胚胎就會繼續長大存活下去,若不行就會被淘汰出局的意思,因此很少做任何處理,包括藥物等等,這個消息常可以從好幾位旅居美國加拿大的華人孕婦在我的部落格留言中得知。這跟醫學教科書上所寫的完全不一樣的態度,我至今仍一直吶悶著。
會出血,就一定是血管斷掉之後才會發生,胚胎有胎膜保護,所以懷孕時出血,絕對不會出自於胎兒身上,這是我以前就持有的觀念,也希望孕婦也有這個認知,因為一出血,不管是誰,都會很緊張,不過一旦緊張,所有生活步調就亂了。
那為什麼子宮腔內會血管斷裂出血?懷孕時,胎兒的營養全部來自於母親,但母親血中的營養物都是大小分子雜陳,大分子並不適合胎兒需求,所以必需經過篩選過濾之後才能供應給胎兒使用,這個工作就由胎盤及子宮共同來擔任,因要小分子營養物,所以子宮跟胎盤間的過濾用血管都是很細微的,既然極細,當然品質很脆容易斷裂,加上子宮與胎盤構造不一樣,兩者雖緊密黏貼在一起,可是子宮有會收縮的肌肉纖維,胎盤沒有,所以一旦子宮受到刺激而收縮,黏貼性就會被破壞,兩者間的血管就會被扯斷了。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再談魚跟魚油
這是第2篇,是我年輕時接生最多的時候寫的,僅供准媽媽們參考
日本人愛吃魚舉世聞名,為什麼那麼喜愛吃魚則不可考,歐美等外國人對於日本人這種近乎瘋狂的全民運動,覺得不可思議和不以為然。可是等到有一天,有一篇生態醫學調查報導說,住在北美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幾世紀以來很少有心血管疾病,是因為大量吃魚的關係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喜好生吃海產的日本人還真聰明哩。歐美人並不想因此服輸,他們想知道魚的裡面到底隱藏些什麼玄機,他們想了解真相,就利用他們優越的專長進一步去研究為什麼會這樣?結果出爐是魚擁有大量其他生物所沒有的Omega-3,就是長鏈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DHA,這有別於植物的短鏈脂肪酸。
DHA除了對胎兒的腦筋發育有絕對性的幫忙以外,對大人心臟的好處也有一籮筐,最重要的有
1— 抗心律不整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流產與臥床休息
懷孕了,但陰道卻出血了,趕快趕快停止工作上班,去去臥床休息,這是好多年好多年一直被延用一陳不變的處理方法。一躺下來幾天還好,可以趁機休息偷點懶,可是一週、二週甚至一個月下來,就會令孕婦受不了,當然旁邊照顧的人也會受不了(只是不敢說而已)。
那到底臥床有助於病情的進展嗎?好像大家都說不出所以然來,反正,這是前人前人一直傳承所留下來的金典經驗,國外也是,國內也是,照做就好了。
對孕婦臥床休息的建議,早在希伯拉底時代就開始有了,到1900年以後,從美國開始到全世界就變成制式化處理流產的一環,到今天,95%以上的產科醫生都會這樣指示,有的更限制孕婦的活動。就有一位孕婦從國外梢信給我說,她懷孕了,也出血了,可是外國醫生都不作什麼,也不給藥,只叫她馬上回家躺在床上休息,並說胎兒會留就會留,不會留就不會留,不需作任何處理,她不知該怎麼辦?我說,臥床休息是對的,在台灣的醫生也都會這樣的建議,包括我在內,不過我比較寬鬆,可以在家下床走動,也可以視體力情況做點家事,至於是否給藥,則每位醫生作法不一樣,就無法置評了。
懷孕出血是件令人膽戰心驚的事件,據研究,約1/4的孕婦會有此遭遇(不過我不認為有那麼高,幾件而已),其中一半是要被淘汰的胚胎(我也不認為有那麼高,也是少數而已)可能因為這個高標數據,所以讓很多很多外國醫生採自然心態法,不贊成任何藥物處置。可是許多研究流產原因的論文中,除了胚胎發育不全或子宮畸形等原因,讓任何處置治療都不會討喜以外,專家也提到母親感染也是主因之一,我在想這一點不是就可以用藥物積極治療嗎?雖然孕婦的感染真實面,我們很難、幾乎甚至沒好法子當場就檢驗出來母親的子宮正在感染或已經感染過(因為怕動到胎氣),我們憑藉的都是多年來專家研究的心得去推敲這個病人這個時候的流血原因是否是感染引起的,因為一感染,子宮就有可能自動收縮,胎盤或絨毛本身也會受感染,這樣它附著在子宮的力道就會減弱,就有可能會些許脫落,就會扯斷絨毛與子宮間的小血管而出血(這就是流產出血的由來),很多醫生此時會用超音波下子宮內有無血腫作判斷,但如果是小出血的話,超音波就看不出來了,超音波仍然是有它的極限的,我們不能單靠有沒有寫腫作依據,我的作法是請求孕婦同意內診(因有時很尷尬,因病人是要來尋求出血原因,但一聽到要內診的建議時,會臉色一變當場拒絕),內診時若骨盆腔的後面發現有壓痛,陰道的中段兩側也有壓痛,因子宮剛好位於陰道與骨盆腔中間,那我就自己推敲猜測子宮應該也感染了,這個情形下我會趕快給她安胎式的黃體素,(它可加強絨毛的功能),再加上不傷胎兒的消炎藥及抑制子宮收縮的藥,這樣下來,幾十年來效果都還不錯,短期間內都會收血的。在此我仍建議有出血困擾的準媽媽們,應婉轉要求妳的醫生做個內診,這樣才可以了解陰道出血量的多寡及子宮頸是否有息肉,而內診是不會傷胎兒的,請放心。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
懷孕與肌瘤
子宮是肚子裡心肝寶貝的閨房,是不容侵犯的居所,若有了肌瘤來攪局,一定會使母親心情大亂,因擔心肌瘤會來搗鬼。
初買房子的時候,房間一定是寬敞無任何亂擺留置物,這樣事後居住才能順心所欲。子宮腔對胎兒而言,也是一所無障礙空間,有此條件,它才願意從輸卵管處搬遷入住,否則他是百分之百拒絕的。因此懷孕了,胎兒也順利日日長大,這表示子宮腔是單純空屋,是很適合他成長的環境,胎兒很滿意。因此此時若發現子宮有了肌瘤,它一定是埋在肌層裡面或露出子宮體外,對子宮腔沒造成威脅。雖然有人研究指出,認為較易流產、早產、胎盤早剝等等,對此也有很多專家倒不以為然。
子宮肌層纖維彈性很大,可以拉長60倍以上,它本身並無硬性骨質,反而柔軟無比,因此拉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像藤條一樣,彎捲成一團,外形看起來像一個瘤子,所以就叫作肌瘤,所以每位女性都有機會自動得肌瘤,這是件很無奈的事情。子宮肌纖維不是自己自動拉伸的,它仍然須要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刺激才起動,而且是唯一的激素,其他合成的類似藥物都無此功能,所以一般女性擔心吃了避孕藥或更年期的荷爾蒙製劑會使肌瘤更大,其實是可以放心的。
懷孕時,由於胎兒成長的需求,雌激素的分泌量會大增,可是肌瘤的形成卻是慢慢的,須花點時間的,很少閃電式的速成,所以真正在懷孕期間才塑造肌瘤的比例其實並不多,據研究統計在1.6-10.7%之間,而且多數屬小小的,約在0.5-3cm之間。所以懷孕時會發現大的肌瘤,據推測孕前就已存在了,所以為了要孕期運作順利,婚前至少要作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才好。此外還有另一個理由是約90%的肌瘤都是在懷孕初期被發現的。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懷孕與卵巢瘤
懷孕了,很高興,但也很怕肚子裡面會長東長西,因為擔心會影響小朋友的成長,可是子宮的好姐妹—卵巢卻無法體恤這份憂心,反而會突然地長瘤出來掃興。 日前來了一位女性新移民,已有2個月身孕,因是第一胎,全家都籠罩在快樂的氣氛下,只是台灣婆婆發覺她的肚子怪怪的,才2個月而已,怎麼肚子會鼓的那麼大,所以才帶來診間,超音波一照,除了胎兒的心臟在那裡跳一跳很正常之外,也看到一個超大的圓形卵巢水瘤,我因怕跟漲滿尿液的膀胱搞混,所以就請孕婦先去解一次尿再照,結果還是一樣,它長約10公分大小,因孕婦肚子空間有限,未來孩子是會繼續長大的,現在肚子就被佔據一大半,可想而知,對未來的成長是有阻礙跟困難的,所以我建議要先開刀去除障礙,這樣才能讓日後的懷孕順利進展,他們回去考慮了幾天後也答應了,一般不成文的建議,懷孕時若要開腹,最好選擇在懷孕3個月之後,因當時卵巢分泌黃體素的工作已轉交給胎盤,較不會導致供應中斷,但因這位孕婦的瘤太大了,再等候會夜長夢多,而開刀僅將瘤的部份拿掉而已,不傷到卵巢本身,所以我才提早至9週開刀,我採的是傳統剖腹式,約橫切6公分,前後約20分鐘就結束手術,麻醉則採脊椎麻醉,它給胎兒的麻醉劑量少之又少,這是最放心的一點,若用腹腔鏡手術,則非用全身麻醉不可,這樣一來,胎兒吸入的麻醉量就多很多了,而腹腔鏡手術絕對沒有比我的傳統技倆來得快,所以我才不用此方法,目前胎兒已3個多月了,母子一切平安。傳統手技是腹部切一小口,卵巢瘤部份漏出之後,先用細線縫一小圓圈,再將吸引器準備好,待小手術刀將卵巢瘤切一小口的同時,把吸管插入,再把線綁住吸管,這樣卵巢內容物才不會外漏,之後,卵巢瘤就像漏了水的氣球一樣,只剩皮而已,而且外形體積已縮小很多,因此就很容易將皮拉出到傷口外處理,此時再將卵巢瘤外皮切掉一半,並將內側被膜摘除乾淨,之後用羊腸線縫卵巢底部,再縫外部,這樣就完成整個手術過程,而且沒用到電燒止血,因此也就不會破壞整個正常的卵巢組織,手術時間很短,這也是我敢這時候開刀的理由。
隔週,我又開了一例卵巢水瘤,大小也是10公分,因年輕又單身,所以採腹腔鏡手術,前後花了近一小時的時間,用的是全身麻醉。用的方法如傳統手技過程,先將水瘤弄一小孔,吸乾內容物,切掉一半的外皮,再去除內膜,因腹腔鏡手術是困難縫合的,所以出血時,都是一面剝皮一面電燒,等剝皮完畢,因沒再出血,也就不用電燒,這樣對卵巢組織才不會破壞。住院時間兩位都一樣,術後第4天就回家了。
卵巢之所以會長瘤,都是自家的荷爾蒙刺激自己卵巢引起的,絕對沒有外來因素,所以每位女性有生之年都有機會,包括更年期時段(此時卵巢不是停機噢,它仍有些許功能)懷孕了,雌激素量增加了,會發生瘤的機會也增加了,大約在0.2-2%之間,不過大部份都是良性,且大小都在5公分左右,沒什麼症狀,而且70%會在姙娠4個月前消失,因卵巢水瘤是軟質,子宮是硬質,軟怕硬,所以不會影響小孩的發育與成長。請大家放心。
5公分的水瘤要扭轉是少見的,據研究,都發生在6-8公分大小的水瘤,而且時間點落在懷孕第10到17週之間,在此之前之後不多見。產後,雌激素供應恢復正常不再增加,所以沒消失的水瘤在滿月後大部份都會消失不見了,因此複診應該排在滿月之後。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孕婦的白帶
懷孕了,好高興噢,家裡的房間要開始整修了,而母親的身子也為了迎接這位將要來暫住10個月的新生命,也開始自動作了一些的準備與改變。
陰道也不例外,子宮頸、陰道壁及外陰巴氏腺等腺體也投入的歡迎行列,清澈但帶有一絲絲黏膜的分泌液體增加了,所以孕婦在整個孕期都可以感受到濕濕答答的下體,這跟孕前乾乾爽爽的情形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何要有這個改變,它的真正理由大家還是摸不清,只是知道懷孕了,雌激素黃體素的量增加以後的結果,所以孕婦整個孕期用護墊是有必要的。
胚囊到了子宮,是要躺在內膜上才能舒服且繼續的發育,所以要保持內膜的品質才能永保胎兒健康,而黃體素(還有一點點的雌激素)是內膜品質保證的元素,因此母親身體的卵巢在懷孕初期就會自動加班,多生產一些黃體素(懷孕3個月後就改由胎盤接手生產,此時就改稱胎盤素,現在有很多貴夫人去打胎盤素想保青春,其理由何在,我一直搞不清楚,因為胎盤素的功能只有一種---保護胎盤,其他就沒了,而早期流產現象,醫生會用安胎用的黃體素的理由也就是這個,但有些醫生不同意使用,認為沒什麼效果,尤其是歐美的醫生)。
黃體素一多,也有一點麻煩,因為研究告知,它反而會使陰道壁未成熟的細胞層增加,這種情形下,這層細胞會釋出更多的酐糖到陰道裡面,而懷孕期間,會消耗酐糖的優良菌種---陰道桿菌不知何故會大量消失,因此更無法去除掉這麼多的酐糖,因此這種有糖份的陰道環境,給了本來就居住在陰道內的黴菌有了一個增殖的機會,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孕婦(約80%)無緣無故會有黴菌感染的原因就在此,而且孕期未結束前,這個致因仍然繼續存在,所以治療起來,會感覺效果沒孕前那麼有效,而且同時會發現復發率很高就是這個道理。孕期的黴菌感染都局限在陰道裡面,不會飄來飄去,所以子宮內的胎兒是不會受到感染的,但孕婦不能因此而不去理會它,等生產用力時,胎兒停留在陰道的時間平均一個小時,這已足以讓小孩的口腔受染,有此一說,新生兒的鵝口瘡與母親有極大的關係,所以孕婦不得不慎。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如何孕育一位健康聰明的孩子
簡單一句話,就是顧腹中孩子的”腦”啦,而孩子的腦最需要的就是氧氣而且是100%,不過孩子本身還在羊水裡面,無法自行對外呼吸,完全要依靠唯一的生命索道—臍帶及母親的供應,因此懷孕期間,母親本身若能身體健康,血中氧氣含量一直維持100%且持續不斷供應給孩子,孩子就會健康啦。
最近生了一位才36週又一天的孩子,以小兒科定義這不是早產,以婦產科定義卻是有點早了一點(>37週才不算),但是以產科的立場而言,滿36週而且破水、有了陣痛是不安胎的,是該生產的。所以就將孩子以自然方式生下來了。
小孩的體重只有1790公克(標準是2795公克),哭聲、反應、活力還算及格,可是檢查臍帶卻很纖細,而胎盤膜已染淺綠,胎盤部份組織已呈硬化及暗紅,這些表徵都是有過感染的現象,難怪這位媽媽才會這麼早就破水陣痛。
隔天,我又接了一位,是足月,孩子體重小一號,只有2700公克(標準是3400公克),但是哭聲宏亮活力有勁。臍帶外觀粗的很,胎盤紅通通漂亮的很。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