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診9/2-9/9
目前分類:一位醫師的叮嚀 (37)
- Sep 02 Sun 2018 05:42
停診通知
- Jul 15 Sun 2018 22:30
洗身體僅用清水對嗎
洗身體僅用清水對嗎 一位年30歲但很漂亮的女生昨日因婦科問題遠從北部來到羅東小鎮,診療之後,我跟她開了處方,她忽然提問說,這些藥物與之前在吃長期的類固醇是否會相衝突?聽到長期又是類固醇,當醫生的都會毛髮一豎,警覺性就來了,怕沒發覺什麼,或漏失了什麼而影響病人的身體健康及病情進展。
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從孩提時候就開始服用這個藥至今從沒中斷,原因無它,僅是異位性皮膚炎而已,聽到是皮膚出了毛病,我的眼睛又再度亮起來,我的好奇心也跟著再度
湧上,我的原因也是很簡單,除了婦產科外,婦女皮膚科可是我私底下最喜歡的科目。幾十年前的台灣私立醫學院,因都是初創,每校本身都無足夠的師資,所以不少學科都從台大聘任過來的,當時搭火車費時,教授時間又很寶貴,所以上課的準備工作如教材的幻燈片、幻燈機等等都需課前就準備齊全,免得影響上課的時間,接車的事情都由校方負責,上課的準備事宜就由班代表擔任,醫學院後半段是臨床科目,有皮膚科,那一年我剛好是班代表,當時皮膚科教授很熱門,所以一上課就是二天連在一起,因此幻燈片幻燈機晚上需由我帶回宿舍保管 ,隔天再把它帶到學校來。早期的幻燈機性能有差,怕上課時當機,所以當晚我仍需開機檢視看看,我們當時沒手機沒電視,醫學院學費高,書籍費高,科目又多,被當的機率也高,又沒什麼娛樂,所以下課後幾乎大家都呆在宿舍拼命。我原本以為皮膚科是極小科,只是看看身體表面的皮膚病變而已,是一個很容易學習的科目,那知道一放幻燈片,竟然每張都看不懂,白天在學校不是才教過了嗎?我心裡一驚,就這樣開始,啟動了自己要一探究竟的野心,好在每一張幻燈片下都有登錄該片的病名,我依此再對照教科書,也就這樣我踏入了皮膚科的神秘領域,建立我在皮膚科的知識基礎,我在校成績,算這科成績最好。
實習的時候,我更有幸碰到一位好老師,當時不叫皮膚科,而叫皮泌科,除了皮膚病以外,也需看不少性病引發的皮膚疾病,這個兼看性病的項目,很讓我們這些實習小毛頭卻步,大家能避就避,所以在門診很少能看到其他的實習或住院醫生,我算是他唯一的學生,我也有興趣,一有機會就到他的門診去泡,他也傾囊相授,我當時雖一知半解,但一年實習下來,仍多少有點收獲及心得。
畢業後,當兵回來故鄉,因羅東聖母醫院婦產科有缺,我就申請進去工作至今,但對皮膚科仍無忘懷,住院醫生第二年,宜蘭醫院皮泌科無醫生多日,該院院長要我過去,並答應先送我至台大進修一年,我跟家人多次商量結果,認為已好好在婦產科作事一年,再換跑道從新開始,有點可惜,這樣我就留下來了。
- Jun 27 Tue 2017 23:10
請不要用gestbook留言板問問題
因我沒辦法上線回答,因板內我沒辦法輸入任何文字
- Mar 20 Mon 2017 22:29
診間隨筆
診間隨筆
我的診所是很道地的婦科專門店,從一開始開店以來都只作一件事就是專與女性打交道,多年來的唯一心得就是覺得女人的毛病多如她身上的飾品一樣五花八門,也如同她的性情相似無奇不有,她們對醫生的要求也特別嚴格就是要”什麼都會”但對自己也是特別吝嗇與堅持,尤其是年輕族群,就是不想內診,我每次當場都會愣了傻了幾秒鐘,因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來診所看病不是都要求醫生要慢慢地要仔細,可是自己都不提供身體的資料出來(女性生殖器官都是隱藏版的,不內診怎能知道究竟)我覺得我自己能力還不錯,但仍沒有高到憑口頭兩三句話就能下診斷的程度,唉,醫生難為,但心裡直呼喊,這樣好嗎?
我相信全世界的父母目前都有一個很無奈的看法,就是承認新世代的新科技觀念及電腦智慧手機的操作確實無懈可擊,這是這競爭社會必備條件,可是相對地生活品質卻令人不敢恭維,就以女性經期記載這一件小事來說,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女性根本不知或不願意或不想登錄,以前是國中生或沒受教育的女生會發生此事,現在可不得了,大學生不記的人多了,連碩士生博士生也大有人在,都已30有幾了,竟然忽略此事,那何談照顧自家的身體呢?15年前我就寫過文章呼籲大家注意,15年過後,沒改善不打緊,還變本加厲,幾乎變成全民運動,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大家應即時改過來才對(不管是家長或是女校老師或是自己個人),我有時在想,外勞還比她們作的好不知道幾百倍。知道月經日期是一個了解女性內分泌功能最好的工具及資料,妳要醫生解決妳的困境,這個資料非有不可,請女性幫忙自己吧。
從很久以來,每一位因陰道白帶困擾來診間就診的女性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就是婚前下體一向都乾乾淨淨,為何婚後麻煩事就一項一項擁上來?單以白帶來說,就不知什麼緣故?問醫生,以個人體質作答,看雜誌,說詞更多了,更不知道那一件才對?專家也作了細菌研究,要治療各年齡層的白帶問題都已不是棘手問題,但原因卻仍莫衷一是。我在一本專寫陰道問題的書裡看到一小段是這樣描述的,意思跟中文常見的一句話很相似,就是”攪了一池春水”,這指的是婚前婚後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有了性,但男性性器官是乾淨的,研究的結果病原不是它,而是五花八門男性性器官代替品包括男生手指頭,由於網路發達,色情來源氾濫,可看的可學的資訊如洪水,這樣一來,女生就遭殃了,曾有人研究,房事時純性器官接觸,其他如手指頭都不碰陰道口及內部(口交可),幾年下來都沒有再白帶出現,這是很令人稱讚的研究結果,可以提供給各位參考。
陰道念珠菌感染產生的奇癢等不適症狀幾乎蹂躪所有大大小小的女性,除了糖尿病及懷孕或長期生病的女性較會發生以外,健康女性得到此症就覺得有點冤枉了,因為是自己的陰道裡面本來就已存在念珠菌不念借住陰道的情誼,也不知什麼緣故對你的陰道產生攻擊引起的,所以這是無法預防的,碰上了,看醫生就是了。黴菌的菌絲會緊黏著陰道壁不易脫落,所以要花點時間治療,據專家研究報導,陰道黴菌絕對不會單一感染,約20%左右會合併其它細菌感染,換句話說,只用陰道塞劑或加口服抗黴菌的藥頂多80%的治癒率而已,所以診斷時需拿陰道分泌物在顯微鏡下作初步的分析,後再決定用什麼藥,這樣成功率比較高,有人喜歡自我診斷自購藥劑,雖能滿足快速治療,但到頭來,自己還是會輸了這盤棋,希望女性不可不慎。在北歐,因求診不易,所以就有人用自製的優酪乳作陰道沖洗,企圖讓陰道環境恢復酸質,來治療或預防陰道黴菌的產生,專家也就此作研究,結果是斷羽而歸,其原因是專家指出大家喜歡把陰道桿菌的菌種跟益生菌歸於同類,但事實上兩者完全不同,所以才會治療失敗,現在台灣女生也很喜歡使用益生菌,不論是吃的或塞的,名目很多,我建議還是小心比較好。
- May 12 Mon 2014 22:32
論小孩多指症
論小孩多指症
在產檢時,幾乎每次都會有產婦要求看小孩的手指及腳趾有沒有5隻,母親擔心是無可厚非,可是小孩並不是那樣聽話,產檢時會自動將手指張開在那裡跟妳擺擺手,並乖乖不動給妳數一數,這是一件很不可能任務,而且它是一種機運問題,幸運的話,妳能看到,不過大部份,幸運都是擦門而過,所以要知道小孩手指腳趾是否正常,第一時間我是安排利用診所一台解析度超高的超音波在懷孕第11-13週作一次總檢查,確認手掌指腳趾的存在,然後在24週左右,再一次高層次檢查,盡可能去抓取小孩舞爪的那一煞那,平時產檢時,也是去取那一瞬間,然後在記錄起來,這是不得已的分段式方法,儘量去完成作為一位產科醫生的責任,當然整個產檢下來,不如所願的機會也有,這種情形下,只能依據胎兒其他部位的正常去合理推敲胎兒的手指及腳趾的數目理當正常,可是還是有凸鎚的時候,這時只能說抱歉囉。
四肢的發育是循序漸進的,也就是說,先有上臂大腿,才有前臂小腿,再來才發育到手掌腳趾,而手掌腳掌一開始就像小孩的手套一樣,是一片裝的,後來指間、趾間的細胞自動死亡之後,才形成我們每個人擁有的分開的手指頭及腳指頭。胎兒四肢的發育是從懷孕第4週末,軀體邊先長出肢芽開始,第6週才手板、腳板出現,直到第8週,指間趾間分隔後才全部完成。這期間,若因某些因素,延誤了它們的進展,手指腳趾無法打開,就容易變成併指(趾)畸形,有人認為這跟遺傳有關,有人認為與母親生病有關。
但相反地,額外多了一指(趾),就成了多指(趾)症了,而手多指是臨床上最常見到的先天性手部畸形, 形成的原因就無法用上面阻礙的邏輯來推測,只能指向遺傳(我曾接生過三代都是多指症)或環境因素。
臨床上男生多於女生,右手多於左手,兩手一齊出現也有10%之多。多指症多出來的指頭,很多都是細小的軟組織,有時會有骨頭,但都沒有關節,有的會有血管及肌腱伴隨,處理的方法以手術為主,時間點落在出生後3-6個月之間。
- Apr 13 Sun 2014 17:05
認識牛奶
認識牛奶
近幾年來,可能是年輕族群好命慣了,所以對周遭的事物都產生反感,再加上網路資訊的氾濫,更讓大家的腦子裡積非成是,這是很讓她們的父執輩(包括我)嚇了一跳,舉例來說水果就好,它是身體維生素不可或缺的天然來源,每一種都有獨特的含量,所以吃多種水果,就是身體健康的泉源,全世界目前沒有一個國家能像台灣一樣擁有那樣豐富多種類的水果,甚至可以吃到很稀有的品種,各位若有出過國的話,就能發覺我的話不假,可是台灣的部份女性人在福中不知福,尤其是孕婦及步入更年期的熟女,卻對水果產生許多莫須有的恐懼,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碰,這個具冷性,那個含熱質,限東限西,自己再花錢去買好多好多的補品,以為這樣才是聰明的行為,就說香蕉好了,我早期在日本進修的時候,一支是日幣80元,約25-30元台幣,因太貴,我是切成3塊,並規定自己一天吃一小塊,當時記得台灣是一斤一元,還沒人要吃,因為民間傳聞會傷筋骨(現在也是),日本是當聖品,我們卻當毒物,結果香蕉樹砍掉,沒有了產量,才有今天香蕉那麼貴的後果。牛奶也是,它提供的蛋白質及鈣質很豐富,可是市面上卻流傳它很多很多的壞話,害了孕婦不敢喝,阿媽不敢喝,結果是維骨力在一個小小的台灣,消耗量是全世界先進國家的好幾倍,若妳的話是對的,那歐美,還有日本這些生產乳製品的國家不都完了,我們對牛奶的認識還都是這些國家的專家所寫的論文呢。這一期的牛頓雜誌有談到一些有關於牛奶的事情,我覺得不錯,所以稍微整理一下,提供給各位作參考,希望能扭轉一些錯誤的觀念。
人類約8000年前就開始飼養牛隻,而遲到3000年後才利用牛乳。至今還沒有被淘汰,可見它的價值,一頭乳牛一天生產的牛乳量約50公升,在市面上流通的牛奶,都是將擠乳後經過一星期的留置(此時稱常乳或熟乳)再加熱殺菌的產品,而擠乳後5天內叫初乳,含有大量能提供給初生牛犢對抗病原體的蛋白質,此時若將初乳提早加熱殺菌,會使該蛋白質凝固,不僅難以處理,也無法作為商品,所以到牧場擠牛奶或羊奶,不要馬上拿來喝。熟乳含有乳清、脂肪球、酪蛋白、乳糖及乳球蛋白等成份,其中將酪蛋白收集起來就成乳酪,將脂肪球聚集起來就成牛油,此外使用乳酸菌及乳糖製成乳酸,牛乳就會凝固變成優酪乳,優酪乳的製程需嚴謹及無菌下操作,有些人很喜歡自製優酪乳,其實是蠻危險的,因為無低溫消毒設備下的DIY,很容易順便培養有害菌出來,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奉勸各位還是買賣場的成品較好。
為何牛乳會呈白色?在於牛乳內含有特殊的酪蛋白,它是一種很細很細的微膠粒集合體,會使牛乳內的水分變得混濁所致,這不是鈣質或脂肪的顏色,所以牛乳中加檸檬汁使酪蛋白凝固,沒有了酪蛋白,留下來的液體(叫乳清)就呈淡黃綠色了,有人誤傳這才是好牛奶,妳說呢。
一杯200CC的牛乳所含的鈣質含量約220mg,其中約40%會經由小腸吸收,這種鈣質吸收率是所有食品中最高的。
- Dec 28 Sat 2013 17:08
談新生兒斜頸
談新生兒斜頸
每一位資深的婦產科醫生,在他接生的生涯裡面,多多少少都會碰到1-2個胎兒生下之後發生斜頸的案例,我相信當時民風正盛,他們多少會一面倒直接受到家屬或產婦的指責,而不論發生的原因是什麼,也忘了醫生在生產前那一段照顧的辛勞,說真的我也碰過,當時所遭遇到的困境陰影至今仍記憶猶新揮之不去,雖然我仍堅持自己當時接生的手技沒有半點瑕疵。今有一篇文章討論新生兒斜頸的原因跟治療,我覺得寫的不錯,所以想轉載給各位準媽媽參考,讓大家有正確的觀念並預防之。
斜頸可先分天性和後天性兩種,新生兒斜頸屬於先天性。
新生兒斜頸至今原因不明,但較常發生於高齡產婦及胎位不正,可能新生兒的肌肉。骨骼、神經等發展或胎兒在子宮內頭頸部姿勢不正有關。但都與生產無關。(註:胎兒在母親肚內不要一味追求大大大,不然的話,讓胎兒四肢和頭擠在有限的子宮空間,偏斜過久,就有可能造成斜頸)。
先天性斜頸的臨床表徵,是新生兒的頭一直傾向一邊而被懷疑,或發現頸部傾斜同側可以摸到一個腫塊。有些情況較輕,是無法摸到腫塊的,母親在替孩子洗頭時,順便檢查一下,若滑溜就沒事,不要一直去搓揉孩子的頸部,這樣動作過大,也會傷害到孩子,若擔心,可在孩子健檢時,順便請小兒科醫生多留意一下。
- Nov 29 Fri 2013 23:11
引起男性腰酸背痛原因的另類思考
引起男性腰酸背痛原因的另類思考
男士的脊柱一向被認定為強而有力,可以應付任何粗重的工作,但工作之餘,又怕它傷了脊椎,引起腰酸背痛的病變,不過不管多麼努力呵護、努力運動,腰酸背痛的事仍然隨時來犯,真是令人傷透了腦筋,不知如何是好?有了背痛,看醫生的流程,大部份的男士大致是這樣子,會先尋民間療法,推拿,馬殺雞、吃漢藥,不行,再找骨科照X光,若檢查都正常,就來個僵直性脊椎炎或肌肉筋發炎等目前仍無法找到真正原因的病名作收,不然就是一直吃止痛藥過日子,再來嘛,就推給復健科去拉拉筋吊吊脖子,好像得過且過一般。最近出國旅遊,就碰到同團的一位歐吉桑,他在走路欣賞風景時多天,並無異樣,可見身體還蠻硬朗,可是無意中,發現中午飯後在吃藥,本以為可能是三高用藥,但好奇心驅使下問了吃什麼藥啊?太太馬上回答說,是止痛藥,我瞄一下,有好多粒,為什麼?他身體這幾天看來很好耶,是長年腰痛的關係,有去看很多醫生(家住台北)可是都說正常,可能年紀大的關係吧?醫生說吃吃藥就可以了。我雞婆一下,靈光一閃,接著問,老先生有沒有每天睡覺之前躺著看電視啊?他們夫妻愣了一下,老先生說沒看電視,但是有看書,20幾年了,習慣了,睡前沒看書,睡不著覺,我說這可能就是原因了,你可以試看看,改變一下,在床邊擺一張椅子,睡前就坐著看書,等想睡時才上床睡覺。他們說好,回國後兩週我曾打電話問候,結果說好多了,藥也偶而吃一下而已。這個臨床經驗其實是來自於我自己親身經歷,因自己是醫學工作者,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還蠻清楚,也因學生時代學過跆拳道,所以到今日,每天還會自我比劃一下作軟體運動,可是自己卻是電視”先生”很喜歡看電視影片,白天因工作沒有半點時間,睡前就逮到機會,躺著就猛看電視直到睡蟲來敲門。有一天起床時,哇,不得了,我怎麼腰突然痛到爬不起來,因要上班,只好勉強一拐一拐,趕緊服幾顆止痛藥闖關,而且找了骨科同事照X光,結果脊椎好得很,又不放心,轉尋神經內科咨詢,也沒事回答,之後好在在藥物控制下漸漸好轉,當然電視也跟著停機數天,痛沒了,故態復萌,又跟電視交往,但沒多久,腰又痛到爬不起來,這下自己慌了,趕緊找資料,然後推敲自己看電視時,腰椎懸空,僅靠脖子支撐,可能是這個原因吧?之後我就開始不在床上看電視了,乖乖在床邊放了一張椅子,正經八百坐著看書看電視直到眼睛合不攏了,才上床睡覺。說也奇怪,從此腰痛就沒發生過,有兩次,自己不信邪,又躲在被窩裡看電視,腰痛又光顧了,腰痛真的是件很受罪的事,有此經驗,自己下次不敢了。全世界在床上看書的人超多,但會引起腰痛卻很少被人提起,僅將這個心得告知各位,希望對各位有一點幫助。不要躺臥看書看電視。
這個月初出國旅遊,前三天還蠻順利,但後兩天就糟糕了,本來就擔心的拉肚子事件終於找上頭來,起初不以為意,吃了自己預備的止瀉藥應付,但沒想到外國的細菌好特別,竟然讓我連拉兩天,而且很像瘧疾來襲,淅瀝滑拉像雨水一般。回國後前兩天照常拉,好在第3天止了,但這幾天的拉水,我自己知道腸胃壁應該已受損,因接著幾週,食慾一直不好,想再等幾天吧就可以好了,這個週一凌晨,腹痛拉肚又莫名其妙來臨,雖吃藥止了,但第二天早上我卻突然腰痛,讓我幾乎爬不起來,我雖趕緊吃幾粒止痛藥,但也在想,到底出了什麼差錯?但檢討結果,沒有啊。但第二天仍是痛到不行,因雙腳仍活動自如,想應該不是脊椎出了事,忽然想到會不會拉肚子的細菌侵襲脊椎前的副交感神經群所致,所以我除了止痛藥外再加Ampicilline抗生素,但一天下來,效果不是很好,可是略有改善,自己想這條思考路線大概對了,因拉肚子的細菌大部份是大腸桿菌,前面吃的抗生素較無效果,所以改用另一種Clindamycin,1-2小時後發覺漸漸好轉,我不敢怠慢,繼續服藥,第4天早上腰已好了九成,不過脖子竟然無預頸酸痛,好不痛苦,因最近一直研究女性的神經學,知道脊椎前副交感神經會直通到頸椎處,所以我猜我的頸部的神經也受到細菌的感染了,所以我再追加一天份的抗生素,第5天我痊癒。因此經歷,讓我連想到漸凍症的人,他們是否也是剛開始就受到病毒的感染,沒發覺才整條脊椎前神經叢受到破壞才導致全身癱瘓,因我不是神經科醫生,所以無法進一步研究,僅知道漸凍症目前還不知道原因。我是醫生,還能在細菌還未大舉破壞神經之前,拿藥與細菌對抗,其他人就沒那麼幸運了,我提出這個見解是想幫忙各位,萬一不幸突然發生腰痛到不行,先想一想事發前幾天幾個月是否有拉肚子(細菌感染)或感冒(病毒感染),若有的話,將此訊息告訴妳的醫生,因為一條不算什麼的消息,可能就是妳保命的幸運符也說不定,祝福各位。
- Oct 03 Thu 2013 17:53
昭告天下
- Sep 03 Tue 2013 00:11
談植臂式避孕裝置Implanon
- Aug 30 Fri 2013 23:23
部落格關門
- Aug 04 Sat 2012 23:45
引起女孩脊柱側彎的可能原因
- Jul 29 Sun 2012 09:35
不要趴著看書不要躺著看電視
- Apr 08 Sun 2012 22:06
一位讓人疼愛的小女孩


第一次傳照片,對於一位是電腦白白痴的我,又心悸又超累,約花半小時才完工,各位猜她多大?漂亮不?
- Mar 04 Sun 2012 22:27
婦產科醫學會的訊息
婦產科醫學會的訊息
今天參加一年一度婦產科醫生的大事---婦產科科醫學會,會中有幾個新的訊息提供給各位知曉。
1— 懷孕32週之前的早產,雖然將小孩救活已不是問題,但是如何使早產兒的肺部成熟不塌陷,在使用類固醇之後,已能解決一些困擾,可是仍需繼續努力,另一個難題是早產兒的腦性麻痺,現在雖然可以使用硫酸鎂注射改善的報告,可是效果仍非百分之百,而且也不能降低因早產引起的死亡率。我的看法是唯一解決之道就是不要早產,希望產婦能多吸取預防早產的資訊,以減少悲劇的發生。
- Feb 26 Sun 2012 11:23
高一女生,懷孕29週
高一女生,懷孕29週
報紙常有報導,某某年輕中學女孩在馬桶上產子等等新聞,但周邊大人事前都沒有察覺任何異樣的新聞,我都覺得不可思議。現今社會的小伙子们行為思維與舊時完全不同,可說更大膽更開放,否則小資女生不會瘋狂採購化妝品,不會在火車廂內作出怪誕但仍不以為然的事情來,可是這種趨勢妳根本無法擋,也不必要,只要用大人的心態經驗去順勢引導幫忙,就可以將災禍減低到最低。
日前一位神色匆匆嘟著嘴的母親帶著一位高聎的女生來到診間,看身材我還以為是大學生,但看到所寫的出生年月日,算一算又不像,只有16歲,再問母親現在是國中或高中?媽媽回答說高一。喔!,她要我替她女兒驗尿,我問最後一次月經,小女生說才剛結束,媽媽在旁補充,我每個月都有問,她都說有來,還嫌我煩呢,管她那麼嚴,但是就是不放心,所以才押她來這裡,她還兇我不肯來。我說好吧,先驗尿。結果沒一分鐘就揭曉,陽性。我告知她們,只聽到母親唉一聲,頭直搖,而小女生頭更低了。這時我心裡想著應該才剛有吧,這就比較好處理,一方面安慰這位心急的媽媽,一方面說我需照一次腹部超音波看大小,她點點頭,我就請護士幫忙帶領小女生躺在診間裡面超音波旁得躺床上並準備,當護士小姐掀開裙子露出腹部時,我心理哇了一聲,怎麼肚子鼓了那麼大,心接著想,這下糟糕了,趕緊幫她作超音波,哇!我跟護士都輕輕地同時叫了出來,頭腳都有了,還不小呢,護士說,我也回答說嗯,我量一量胎兒頭圍,並按下SET,螢幕上馬上顯示出29+1週,我趕快請她母親進來看,她是馬上進來,但令我啼笑皆非的是她竟然第一句問說是男的還是女的?我愣了幾秒鐘,ㄝ?怎麼有這種母親,馬上訓了起來,妳怎麼會問這個問題?已29週了,她都不能作任何中止處理,包括流產手術或摧生。她才醒過來問為什麼?我說政府規定滿24週就不可以了,所以這孩子只有生下來一途,我也沒辦法幫上忙,妳們回家好好商量。我並問肚子那麼大了,妳為什麼都沒發現?最近天冷,她都穿厚厚的看不來。
- Oct 13 Thu 2011 22:42
很毒的男人
很毒的男人
一位在民國98年才25歲的年輕女性,當年元月因身體不適來院就診並同時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出爐是發炎,於診所一向的慣例都會建議這種病人進一步作子宮頸癌病毒晶片檢測,以期能早一點發現潛伏的高危險子宮頸炎病毒,而不要等到抹片異常的時候才來擔心緊張。晶片的結果卻是令人吃了一驚,是11型(俗稱菜花病毒,是一種性傳染病毒)以及39型高危險子宮頸癌病毒。我趕緊請她過來作陰道鏡檢查,陰道裡裡外外都看了,就是沒發現異常,為了安全起見,在病人的子宮頸上每週一次塗抹治療藥劑共四週,並建議打子宮頸癌疫苗(裡面有抗菜花病毒抗原)及吩咐半年後再抹片追蹤,當然有講要請她的男朋友至泌尿科檢查並提醒最好半年不要有性關係或至少男方需戴保險套至少也要半年(今天才知道她陽奉陰違,只有偶而戴而已)該女子只接受後者,於9月再抹片一次,結果是正常,而子宮頸處再用陰道鏡檢查也無異樣。之後就這樣淡淡地過了一年,於99年11月她又出現了,目的是要抹片檢查,但因年前的晶片記錄,我擔心病毒仍在,所以請她同時也作晶片檢查,結果抹片正常但晶片卻顯示11型仍存在,可是39型不見了,替換的是72型,因子宮頸有疑似菜花病灶,所以馬上作了切片,結果確實是所料不假,子宮頸已長出菜花了,除了趕快替她安排時間到醫院上麻醉作電燒治療,同時她也聽話打疫苗了,至今年五月,全部療程完畢,可是今年9月定期抹片時,消息就不好了,是癌前第一期,我請她再作一次病毒晶片檢查,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卻令人出乎預料之外,菜花病毒沒了,72型也沒了。但是又跑出另一個高危險病毒58型。我心理狐疑,就問她是否還跟那位一起?她回答說去年底就切了,但年初又認識了一位,我心裡才恍然大悟。58型肯定新朋友帶來的,我猜這位新男友也一定不乖,我不忍心說出我的看法,只叮嚀她以後要張開眼多小心。
人類乳突病毒被發現到現在已增加到120種左右,但高危險群原本有17種並沒有增加,而傳染途徑也只有一種,就是性器官直接接觸,以前子宮頸癌的致因之一是女性有多位伴侶,我一直都很懷疑這個立論,因為若都是乾淨交往,且都是一對一性關係的話,怎麼就會得到病毒感染呢?但一直沒找到證實,今天終於有點明白了,高危險群病毒還是應該是在不正當的場合中傳來傳去的,所以男生有進去逛一圈,然後才被帶回家來的,若清純乾淨的交往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男生在外想吃野食,可真的非帶套子不可,可是陰囊卻沒套子可穿,這也是一件麻煩事,因陰囊上,病毒也會攀附著,若性接觸時,病毒仍有機會跳進陰道內,所以男生出外打拼,就當和尚好了,這樣最保險。
- Sep 21 Wed 2011 23:11
我不得不說
我不得不說
一位才滿30的女生因身體微恙而來診間,在問診接近尾聲之時,她同時拿出一份藥單要我替她審查藥物有否副作用等等,我一看藥單,哇!怎麼那麼多,我數一數,總共有十一種之多,都需早晚各服一次,有的是一次一粒,有的二粒,最多是三粒,我問要吃那麼多?對,一次就要吃22粒。哇塞!這麼多,都是仙丹嗎?我心裡好奇,接著問,為什麼妳要吃這些藥?因我腰子不好,經朋友介紹一位有名的腎科醫生,在中部,我僅去一次,以後都是網路訂購,他一開始就給那麼多,他病人很多,問起來,大家的份量都一樣,很貴呢,一次都要幾千塊。能網路購藥,我還是生平第一次碰到,而且一次就要服藥22粒,真不可思議,妳已吃多久?一年了,那更令我咋舌,有這樣死忠的病人,還真難得且令人羨慕,而她能乖乖地服了一年,耐力之強,也叫人佩服。別科醫事非我領域,我無法置喙,但藥一吃就這麼多這麼長,心裡總覺得不大對勁怪怪的,所以我只能道德提醒她去請教別的但同領域的醫生,心裡則祈望她的腎她的肝能平安無事。
人體內要吸收消化才能維持生命永續,所以就會有使用過的廢棄物形成,它們必需隨時排泄清除體外,才不會屯積體內傷身。人體內有四大排泄系統,分別是皮膚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泌尿系統,其中以泌尿系統為主軸,而腎臟是主角。它必須持續不斷地排除血液中的廢料,才能維持體內生態平衡,因此每分鐘據估計約有1200 CC的血液流經腎臟。而血液中好物廢料雜陳,所以腎臟必須要有所選擇,才不會好的壞的全部丟出體外,因此腎臟的基本單位---腎元內部就有建構三層過慮裝置,透析膜、極細濾孔膜及較細濾孔膜來負擔,這樣一層層過濾,才不會有漏網之魚,更重要的是能將有用的物質仍保留在母體血液內。過濾後的液體會再經腎臟特殊的再回收功能,將還有用的液體收回體內,這樣才不會造成身體發生脫水的現象,最後剩下來沒價值的就成所謂尿液了(所以尿液其實是人體的餿水,一點營養價值都沒有,因此對於尿療,我總覺得是很沒道理的行為)。整個腎臟可說是一種奈米過濾網,所以很怕網眼被阻塞,因此適當的喝水保持血液不濃稠是一直被要求的,所以台灣有作月子時整個月份不可喝水的禁忌,大家一直嚴守不已奉為圭臬,我實在想不透,妳想想,一個月不喝水下來,腎臟不受傷才怪。而既然腎臟很精緻,所以就很敏感,尤其是對生病跟吃藥物,往往會使腎臟受到傷害,要知道腎臟細胞組織一旦被損壞,以後就永無恢復舊觀的一天,藥物治療只是維持腎臟表面看來正常的現狀而已,大家應該深切了解這一點。
- Jun 09 Thu 2011 08:10
在小鎮購置4D超音波的掙扎
在小鎮購置4D超音波的掙扎
要不要在自家診所再購置一台最高階最新的女性專用的超音波(含4D)來增強自己在女性醫療領域裡更趨於完美診斷的企圖與心願?心裡著實掙扎多時。因為一台新儀器耗費不貲,對大醫院來講並沒什麼,輕鬆的很,對小診所,尤其是小鎮的小診所則是需勒緊褲帶的負擔,也因為之前也已購買當時也算是最頂級的超音波設備,目前還未回收,若換新那何來資源?可是科技進步神速,現在的產品精良已達雲端,對醫療尤其是依賴甚深的婦產科更形重要,我曾徵詢友人以第三者的身份看法與意見,也與內人討論多次,再評估市場已出產的產品,最後拍版定案,心想就跟它拼了。要精確診斷是我的最愛,要有此能耐就需四處求知,回想最早期水浴室超音波,我曾在台大進修恭逢其時,80年代,台灣產科最盛時代,我也曾以一年時間在台大周產期超音波室浸淫過,跟今日來比,過去設備已是落伍,但若沒有以前辛苦打下的基礎,今日的儀器添購僅能算是炫耀而已。超音波是婦產科醫生的眼睛,它若無法解析明亮清楚,醫生只能束手無策,工夫無法施展,何況女性器官全部包裹在腹內,尤其是胎兒外,更敷蓋一層子宮肌肉,所以要穿透一切,了解一切,非手邊擺上一台超音波不可。最好能顯露與事實面相仿的影像更好,這樣才能與孕婦或家屬一起共享新生命尚未出世的一切,這就是4D的由來。
建築師的建築透視藍圖極像超音波2D模樣,雖然可看見建築物或母體或胎兒內部的任何一個環節,也雖然經過建築師或醫生的說明,但是這仍然屬於建築師或醫生本人的特殊領域才能,孕婦或家屬可能有聽沒懂,只能信賴醫生的說辭,而醫生也盡可能將自己所會的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部,有時小孩或婦科疾病是動線變換,所以必須多次檢查才能摸出端倪,此時超音波品質的好壞就可分出勝負,今日科技發達到已能製造出很符合醫生要求的產品,這對醫生跟病家都是福音,但是缺點又來了,那就是購買價錢很高。可是病人有恙來到診間,即使是小鎮的小診所,你若沒法提出最佳的設備最好的技能,自己就是失職,因為你可以勉力自己跟診所作到MiniAusdin的超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