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子宮肌瘤與肌腺瘤二三事
女性的子宮會長肌瘤或肌腺瘤是很平常的事,但一般女性始終搞不清楚這兩個瘤之間到底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會甚麼會欺侮子宮長出這些討厭的瘤子出來?其實連不是婦產科領域的醫護人員也有這種疑問。子宮的責任很單純,就是生幾個孩子來傳宗接代而已,而且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可是它就是會長有的沒的,就令人百思不解。
其實這兩個瘤的產生是子宮的無的之過,因為為了要讓胚胎過的舒服,子宮會鋪上一層厚厚的內膜來迎接它的到臨,但不是每個月胚胎都會出現,而內膜的生命週期不長,容易老化,所以子宮必須時時替換內膜(幾乎每個月一次),替換之時,原本供應它營養的血管會被扯斷裸露在外,這樣會引起出血(因每個月一次,所以特取名為月經),脫落下來的內膜碎片接著就會很自然地隨著經血通過子宮頸一起排出體外,但子宮頸管過於狹窄,單靠自然方式,經血是無法快速排除,為了要加速排除,所以每次月經來臨時,子宮都會自動收縮,不過這樣一來,子宮裡面還有剩餘未排除的經血及內膜碎片,就有部分會被擠壓經過雙側輸卵管反送到腹腔去,這些經血,在通過輸卵管尾部時,是以噴射狀排出,因此有些會掉落在鄰近的卵巢(日後它有機會變成巧克力囊腫)大部分則分散到腹腔各個地方,如小腸、大腸等等,又內膜碎片黏稠性很高,有的會附著在腹壁上,等子宮月經發生時,這裡同時也會出血,這種血滴會刺激腹壁引發疼痛,這就是經痛發生的原理,也是內膜異位症的原因,這是很自然很自動的發生,每位女性都有機會得此病,一般統計,約佔女性20-30%,但也專家認為應該高達80%左右,內膜碎片若掉落在直腸時,月經來時就會拉肚子,這一點要請各位女性多注意,這是常被忽略的重要症狀,因有些異位症的女性只有這個症狀表現而已,30%不會經痛。
腹腔內的異位性內膜群蔓延很快,佔滿腹腔外,也會隨著血管系統或淋巴系統流竄到身體其他各部位,它還有一個常不為人知的特性,就是會往子宮壁侵入,一旦侵入的話,緻密的子宮肌肉纖維組織會自動採包圍政策,團團圍住這些外來的異物,局部性包圍以後就形成肌腺瘤,全面性包圍,以後就變成肌腺症,兩者都會使子宮變大,到那個時候,對女性而言,是很不好的情況。因為子宮一旦變形,不孕的機率就大了,若異位內膜一直深入的子宮腔內壁,破壞子宮腔壁的完整性,破損的子宮腔壁也會影響子宮本身的正常收縮,這樣經血量大或拖延就有機會出現,這是一個嶄新的觀念,經血量一有了問題,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女性健康,很多女性往往不明究理,僅以注射鐵劑交差,長期貧血,是會使血小板數量下降,到那地步,又歸罪於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接著又是長期吃類顧醇,我舉一個小例,一位女生,15歲左右開始,因貧血,長期注射鐵劑,後發生血小板低下,輾轉三家大醫院,最後一家定論為免疫系統出問題,所以給了類固醇及奎寧好幾年,有一天她來到診間,因她怕我給的藥會衝突她的免疫系統及所服的藥物,我才問出原委,她經來時,量大且會拉肚子而已,並不會經痛,我說出我的懷疑,可能是內膜異位症引起,建議她從這方面下手治療,第一次,她不置可否,幾個月後,她再度來臨才願意嘗試,二個月下來,經量明顯減少,經來肚子也不拉了,血小板也明顯上升至近正常值了,可惜第三個月,不知甚麼緣故,血小板又下降,她遲疑又不來了,但半年後,她又出現,說血小板數都很正常,然後說現在就診的大醫院改給她吃另一種藥劑,我一看處方,竟然是ladogal,這是我之前給她治療異位症的藥,也是
第三個月被她拒絕的藥物呢,而她的大醫院主治醫生可是血液腫瘤科呢,而且一吃就是半年,她並沒拒絕過,我僅是提醒她,異位症的病已經好了,應該不用再吃此藥了,可是不知她有沒有聽入耳。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
一個與月經同時出現的皮膚疾病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案例,是我第一次碰到,但幸運地我也把它治好了。
一位年30歲的太太,生2位男生,皆剖腹生產,年輕時就已受經痛所苦,幸運地她順利懷胎,也順利生下來,產後一年,都不曾受經痛打擾,可是一年之後,經痛又來了,他並不理會這件事,痛到受不了,就拿個止痛藥吃吃,最近,孩子較大了,她較不用擔心家事,同時也因為經痛的程度越來越厲害,止痛藥的效果也覺得有點乏力,所以她就來到了診間。由症狀的陳述及腹部超音波的檢查已可確認她已有肌腺症及內膜異位症了,我正要跟她說明下一步要治療的計畫時,她忽然插話說,很奇怪,她的雙側膝蓋上下附近,每到月經來時就會有一片疹子出現,月經完了就不再發了,僅留下一堆疹子疤痕而已,很癢,我聽到這個主訴,愣了一下,心想,真的有這麼一回事嗎?我檢查兩邊膝蓋,確實有斑駁的疹子及淺咖啡色的疤,我還是有點不信,再檢查身體前後,真的沒有半點疹子的痕跡,我回頭問,有多久了?有一年了,沒去看皮膚科醫生?有,好幾位,已經看一年了,都說濕疹,吃止癢藥及擦藥膏,但都沒有甚麼改善,最近這二個月沒再去看了,因為看了也是一樣,而且覺得月經完了,也就不再發,所以就忍耐下來。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跟隨月經的來臨離去的步調而變化的皮膚疾病,我雖對皮膚科的認知能力自覺還不錯,但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我就坦白地跟病人說,雖然我沒又碰過這種病,但因為它跟月經一起發生,而且妳又有經痛,所以我認為應該與內膜異位症有關,不妨我們先治療經痛,然後同時觀察膝蓋處皮膚濕疹的變化,服藥後第一次月經出現時,經痛程度已有減緩,但濕疹仍然出現,我再鼓勵病人繼續服藥治療,第二個月,經痛沒了,同時濕疹也奇怪的很沒再發作了,這是好現象,我跟病人這麼說,我們再看第三個月,第三個月終於來了,我急急地檢查病人的膝蓋,真的沒再發病了,至此我才高興地鬆了一口氣。
查閱醫學資料時,可以發現與月經有關的皮膚疾病案例世界各國都有,但件數不多,統計結果是醫學文章有102篇,病人數有1269位,疾病種類有好幾項,如autoimmune estrogen dermatitis,autoimmune progesterone dermatitis,eczematous dermatoses(我診治的病人是屬這一種)hereditary angioedema,impetigo herpetiformis,keratosis follicularis,psoriasis,pyoderma gangrenosum,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等等。但若再細讀的話,更可以發現其實這些皮膚疾病大部分在月經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是月經來臨時它們的症狀更加厲害而已(這一點與我診治的案例性質有一點不同,我的case是平時沒有症狀,只有在月經來時發作)
皮膚為何跟月經起舞?專家做以下這樣的解釋:皮膚上面本來就有許多的雌激素、黃體素及雄激素的接受體,當月經來臨時,這些荷爾蒙的濃度變動起伏很大,會導致接受體過度敏感化,而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以至於這些皮膚疾病也跟著劇烈變動。這種假設表面上說的通,可是致病機轉卻始終沒得到證明,所以用這些荷爾蒙來治療,甚至將卵巢去勢掉,實際上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一位經來會胃痛的年輕女孩
我曾發表過幾篇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的疾病,如流鼻血,咳血、氣胸、鼠蹊內膜異位瘤、出血性腹水,但經來會胃痛則又是另一件生平第一次碰到的案例。
其實這一件案例的病史很簡單。
一位28歲的未婚女子,從國中開始就受經痛之苦,母親有帶去看醫生,醫生說這是原發性經痛,長大就會好,不要擔心。上大學後經痛仍在,母親又帶她去看醫生,醫生說檢查都正常,等結婚生孩子後就會好。大學畢業後進社會,經痛還在,母親改帶她看中醫,調整體質,幾年下來,還是有經痛,而且痛的程度越來越厲害,母親不放心,經朋友介紹,就帶她過雪隧來到羅東小鎮,經超音波及內診檢查並問症狀,經量大、經痛劇烈及經來拉肚子等三項她都有,依臨床經驗的邏輯判斷,她可說已確定是內膜異位症了,但女孩在陳述病情後忽然又說她也會胃痛,而且從國中開始就痛到現在,很奇怪經停痛也消失,此時母親在旁補充說,之前有帶她去看腸胃科醫生,經過多次檢查,都說很正常,說可能讀書壓力造成的,後來發現,痛的程度不再變壞,而且月經過了胃痛也自動沒了,偶而會吃吃胃藥解決而已,聽到此我心裡著實嚇了一跳,因這還是第一次聽到與月經有關的胃痛病症,腦子猜想,這可能是另一種型態的內膜異位症表現吧?但之前自己真的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只跟他們兩位提到我的懷疑,並說我們先治療經痛,同時再觀察胃痛恢復的情形,第一個月,沒經痛也沒胃痛,第二個月也是,第三個月這兩項同樣沒有疼痛出現,至此我肯定它就是月經型胃痛了。
在國外也有二件相同病痛的案例。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子宮肌腺症與不孕
子宮肌肉層是子宮唯一的支撐構造,它是活體器官,雖然它一生都在作好事,但是它還是會生病,最常看到的是肌瘤,其次是肌腺症及肌腺瘤,這兩種疾病來襲,都是慢吞吞的,若沒有其它症狀如經痛或大量經血,是不會引起女性的注意的。
一位約30出頭,未婚,瘦瘦的,高高的,長的蠻漂亮的女生有一天來到診間,想徵求我的意見,原因是好多年來,她一直受經痛及大量經血之事折磨,她已接受好幾次緊急輸血,而經痛的程度也是最頂極的,而且最糟糕的就是子宮已大到有如懷孕5個月大小,她沒結婚,仍想生小孩,但多位醫生皆建議拿掉子宮,她不死心,故跨縣過來問我的看法。我用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與其他醫生相同,但我追加軟式子宮鏡檢查(她早有男朋友)發現子宮腔仍很寬敞,沒有任何息肉或肌瘤侵入,可是子宮腔壁佈滿了起司狀的空穴(cheese like defect of endometrium),血管樣增生(vascularization)及內膜下出血囊腫(subendometrial hemorrhagic cyst)這是很典型的子宮腔內膜表淺式內膜異位症(superficial endometriosis),這種異位症會破壞子宮內膜的完整性,當月經來臨時,就會一發不可收拾而大量出血。這位女生吃了第一個月的專治異位症的藥物,經來時,經血量據她描述,已減少7成,經痛程度也進步很多。她高興,同來的母親更高興。現正在進行第二個月的治療。
子宮是一個很可憐的器官,除了必須背負著好幾次長達10個月重達3公斤孩子的重擔以外,其他沒懷孕休息時間,還必須時時刻刻受到病痛的威脅,如癌症、發炎、感染或腫瘤等,其中最令人不解及不可思議的就是子宮內膜這個東西,它可以致癌(內膜癌)它可以引起不正常出血(如經量過多或持續不斷),它也可以遠征他方(如內膜異位症),也可以在自家搗鬼(如肌腺症),它為何會有這種個性,至今仍是一個世紀之謎。
子宮內膜唯一的功能就是提供舒適的襯墊及環境給胚胎使用,其他就沒了,因不是女性每個月都能受孕,加上內膜細胞的生命期不長,約1個月左右,所以當月沒有受孕,,子宮內膜就會自動汰舊換新,它會脫落及出血,因幾乎每個月發生一次,所以特取名為月經,換句話說,月經就包含兩個東西,那就是血液及內膜碎片。內膜碎片形同垃圾,是一定要被拋出子宮外的,可是為什麼一定也要有出血這個動作,就有點莫名其妙,唯一能解釋的就是通知事主這個月沒懷孕的訊息及利用它的血流量將內膜碎片攜帶並排出體外。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6) 人氣()
經痛內膜異位症及其後遺症
我真的很不明白,經過了幾世紀的研究告知,經痛或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後遺症非常非常地大,大家應該心中有所警惕提早治療,避免不幸的事件發生才對,可是我發現輕忽它的人至今仍然非常非常地多,甚至多到令我心驚膽跳,且不由自主地替她們捏一把冷汗,替她們著急擔憂。也逼得我不得不沒隔多久就上網呼籲提醒大家注意。
一位27歲的未婚女性,從事護理工作多年,從高中開始就有極度厲害的經痛病史,她並沒偶接受治療,只是痛的時候吃吃止痛藥而已,上大學及進職場時也是持這種態度,有一天受不了了,才去看醫生,就說有巧克力囊腫,需開刀治療,她也蠻乾脆地接受了,後來疼痛照舊,再去看診,說有肌腺症,也需開刀治療,她也勇敢接受了,可是術後醫生說腹腔內沾黏厲害,不利未來懷孕的機會,她也認命了,可是經痛仍有,所以她轉來我這裡,一聽病史,心想若能早一點治療,不就沒有這一件憾事?我當時有說,我可以讓你不再經痛,但是不孕的事,我就沒把握了,經過3個月的藥物治療,她真的沒痛了。
一位超過40歲的科技女新貴,說話、舉止都很瀟灑,經痛史也很輝煌,超過20年的經痛,及3次的腹腔開刀,仍打不倒她,因未婚,想生孩子的念頭仍在,所以當醫生建議將子宮拿掉以絕經痛後患時,她轉來羅東看診,其實她還有其他疼痛症狀,如行房痛、腰酸背痛、頻尿、腹痛等等,我的見解是後面的疼痛是屬於前庭炎的範圍,前面的才是內膜異位症引起的,所以我是雙軌進行治療,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有好過,但也有復發過,但疼痛的程度已沒有以前那樣淒慘,她已在作受孕的治療了,在此先祝福她一切順利。
今年3月在高雄召開的一年一度的婦產科醫學會大會中有一場專門討論內膜異位症的開刀治療,在座的醫師強調無論達文西、腹腔鏡或傳統手術都難不倒婦科醫生,可是大家也說內膜異位症還是早一點治療比較好。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9) 人氣()
可憐的女人兼談子宮內膜異位症
一位近40歲的未婚標緻女生,無性經驗,從年輕時代開始,就一直受經痛折磨,可是她覺得奇怪的是她每次的疼痛期跟一般認定的2-3天不一樣,往往會延續10天至2星期左右,疼痛的區域也蠻廣的,除了小肚以外,右髖關骨地方開始會向下往右大腿內側方向延伸,有時連腰也會痛到挺不直,她曾就這個問題請教過好幾位醫生,皆認為是肌腺症及內膜異位症,可是都以吃止痛藥、和平共存或趕快結婚生孩子等回答,她也因此渡過了好幾年,後來真的受不了了,轉請教另一位醫生,他二話不說,就直接建議她開刀拿子宮,她嚇了一跳,心想她還沒結婚呢,這樣好嗎?她轉問他院的另一位醫生,該位說,妳開了也沒用,因為術後難保不會再痛。她遲疑了,心裡也真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樣再輾轉到它院去,所得到答案還是吃止痛藥,這個吃藥方法的效果這十幾年來她已嘗試領教過了,她真的不想在這樣下去,所以最後一站的醫生建議她開刀時,她毅然決然就答應了,可是手術後一年,惡夢仍揮之不去,在痛苦萬分之下,她來到了羅東小鎮。
我檢查的結果認定她有外陰前庭炎及深層內膜異位症。前庭炎的治療,仍沿襲我過去的方法,打針及擦藥膏,兩趟下來,多年的疼痛已緩解不少,現正在進行經痛的治療,我希望一切都能達到治癒的目標。
一位39歲的女性,也長的不錯,幾年前,就被診斷出肌腺症,她作法比較積極,醫生建議開刀,她不假思索就答應了,用的可是目前最夯的達文西手術,可是術後沒多久,就發生腹痛的情形,一個月後被認為是術後粘連而再度開刀,但事後也不平靜,疼痛依舊,肌腺瘤又浮幾顆出來,也有了卵巢巧克力囊腫,她為了要早一點能懷孕,仍然勇敢地接受醫生的建議開了第三次的刀,可是經痛沒走,而月經卻出現滴滴答答不停的現象,所以轉來我這裡,我除了診斷出她有外陰前庭炎以外,我用子宮鏡檢查她子宮的內部,結果發現子宮腔已被切了一半,而且也有粘連的情形,子宮腔只剩一半的話,這下就麻煩透頂,要想懷孕的機會,包括試管也是困難重重,我只好說明一切,再請她到大醫院,請大醫生能伸出援手幫幫忙。因內膜異位症所引發的慘劇不勝枚舉,希望大家多關心自己,一旦自己有了經痛,就不應該拖延,早一點找醫學治療,免得日後後悔。
至於經前疼痛與經後都還在疼痛,很多醫生都會把它們綁在一起當作內膜異位症思考,而他們的解釋是先子宮內膜在月經期脫落之後的碎片經血液、淋巴液或輸卵管逆流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它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這個會促使發炎的細胞激素活化而導致身體內各種型態的疼痛,如骨盆腔疼痛、經痛、性交痛、排便困難、拉肚子及不孕。而認為經痛或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發炎疾病,而不是以前僅僅認為是異位內膜隨經來,本身也出血刺激腹膜引起疼痛而已。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3) 人氣()
經來會咳血的女孩
一位約27歲的女孩,未婚、沒性關係,從初經後至今,月經一向超極規則,經來從沒半點不適、經痛或量多,今年初,有一次月經來的第一天,突然吐出2-3口血出來,這很像電影內女主角因肺結核末期吐血的情節一樣,她嚇了一跳,趕快去掛急診,經急診醫生詳細的檢查,包括胸部的X光檢查,都沒發現什麼異常,所以初步認定是感冒引起的支氣管粘膜破裂引起的出血,服了藥之後,病也好了,所以她就沒將這件事擺在心裡。沒料到,下一個月經來時她又咳血了,她又掛了急診,經急診醫生的建議轉胸腔科或耳鼻喉科作進一步檢查,她先到耳鼻喉科,檢查之後也說正常,她才改換胸腔科,支氣管鏡,核子共振也作了,也顯示一切OK,結論是些許的感染,所以就服了幾天的藥。但是當月經期到, 她還是照樣咳血,醫生建議她再轉婦產科,這次醫生認為她可能是內膜異位症症引起的,有建議很多,如吃避孕藥、停經療法等等,但最後卻有但書,會不會好還不一定,6個月後再說,她聽了之後就轉來我這邊了。我聽病史之後說我跟前面的婦產科醫生的見解一樣,妳應該是肺部的內膜異位症,但要給我3個月的時間我才有辦法幫到忙。她說好,就這樣進行為期3個月的療程。
第一個月經來時,沒咳血,但會胸悶,此外沒其他不舒服。
第二個月經來時,沒咳血,但仍有一點點胸悶。
第三個月,沒咳血,也沒胸悶。我再叮嚀,停藥一個月,若下次經來時不再咳血,療程可說是完全結束。若有咳血,屆時還需過來一趟。沒,就不用了。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超巨大肌腺瘤
有時,我真佩服女性的耐性、膽量夠大,大到將肚子裡面的巨無霸腫瘤視若無睹,而且與它相伴不是10年就是20年。前些日子報紙不是有寫嗎?一位老婦人的腹內腫瘤被拿出來一秤就是15公斤?問她本人為何不早一點處理?理由無它,就是怕開刀,可是她都沒深思想一想,萬一瘤波及到鄰近的腸子,萬一瘤是惡性的話,那她怎麼辦?
我這位可愛的病人也是一樣,已是熟女了,社會經驗好的很,學問又好,可是卻能忍受經痛經量多達30年,子宮大到約有懷孕6個月的大小,一躺下來,小腹很明顯就凸出一大塊,這不可能沒感覺不知道,可是她就是能撐到最近遇到一位心愛的人,經他提醒,才甘願就醫開刀,可是雖然經子宮鏡檢查發現子宮腔正常不影響受孕以外,超巨大的腺瘤已是改變子宮的性狀,能不能成功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問號?
一位30初頭的女生(稱她女生是因仍待字閨中)人長的好看,在北部工作,趁回老家之便,順便來就診,原因無它,只是單純厲害經痛而已。我本來以為她是因長期治療無效想回來聽聽鄉下醫生的意見,看看有沒有解套的方法。一問之下,才知道根本不是,她只是想知道目前子宮有沒有問題而已,至於那麼多年來,她根本沒接受任何藥物的治療,年少時不懂還情有可原,可是長大之後進入職場,她還是一本初衷忍忍而已,我問她為什麼不治療,她說她周遭的朋友同事都是這樣子觀念,認為這是女性該有的,所以她就認為無所謂,就這麼一二天忍過去就好了,天啊,這些小女生都怎麼了,漠視身體健康竟然到這種程度,她們都不知道經痛可能來自於內膜異位症,有可能會不孕,會形成巧克力囊腫,會肌腺瘤,甚至最近的報導會有癌症機會,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們都不清楚一有小病就要即時治療的道理嗎?小病不理有一天會得大病的啦。結果超音波一照,慘了,子宮已被撐的大大的就擺在面前,她還年輕呢,她還沒結婚呢,她還沒生小孩呢。
子宮內膜性向很奇怪,它的功能只有一種,就是當胚胎的襯墊,讓胚胎好好躺在那裡發育成長10個月,這是內膜所作的唯一一件好事,可是女性不可能整日都在懷孕中,所以沒受孕了,子宮內膜就要汰舊換新保持新鮮生氣以迎接下一趟胚胎順利造訪的機會,可是汰換下來的內膜碎片,功能沒了也算是一種廢棄物,所以一定要排出子宮外騰出子宮空間以利新內膜的發育。子宮的大排有兩處,一是子宮頸,一是輸卵管,大部份的異位內膜碎片都經過這兩條路到腹腔去,但極小部份會溜進血管內,然後隨著血流周遊四國,最遠可以到達腦部。而內膜碎片也會跑到子宮肌層裡面,此時,妳不理會它就是有經痛)它會使子宮體越變越大,初期還不會影響受運能力,一旦體積過大變形,用什麼方法受孕,都是無效的。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鼓勵一位一直受深層內膜異位症折磨的女生
抱歉,經過一年的診治,還害妳南北奔跑,但還是沒有收到很理想的療效,讓你完全脫離身體的痛苦,實在對不起。本來我也有點沮喪,因對於診治內膜異位症及外陰前庭炎,我幾乎可以說是已很得心應手,沒想到還會踢到鐵板,我曾答應妳要繼續研讀研究,來跟妳的病痛對抗。只因一位與妳非常相似病症的病人,日前宣佈治療成功,我才想到用她半年的治療辛苦過程的例子轉載給妳知道,想因此鼓勵妳繼續堅強奮鬥下去,早一點讓身體恢復健康。她同樣來自中部的一位中年太太。
104-12-29第一次就診
主訴是每次月經來臨時,右髖節就會非常疼痛,它會延伸到右大腿,這樣有4年之久。有時會合併不正常出血,有服佑汝及避孕藥一起有一年多,但經來還是痛。更糟糕的是這些疼痛越擴越大,最後連腰酸背痛、屁股痛、腳底痛、肛門痛也都出現了,睡覺時也不得安穩,正躺也痛,側躺也痛,每晚都是在痛痛醒醒中渡過,在來此之前幾天,才又被診斷是有纖維肌痛症,醫生建議症狀治療。3-4年前因巧克力囊腫開過刀,但2-3年前在他院被說有腸沾黏情形,2年前又被認為是巴氏腺發炎引起的,不一樣的診斷,不一樣的治療,她雖都接受了可是情況並沒有因此好轉,最後她只好去求救身心科至今。
轉來這邊時,我仍診斷是前庭炎及內膜異位症,但因為住太遠的關係,所以跟妳一樣先從前庭炎的疼痛解除下手。治療後,當場她就覺得非常舒服,兩夫婦都開心的說希望真的能解除多年來的病痛。 105-1-14 回診,陳述說之後10天感覺非常良好,但是1/8月經來了,又開始劇痛,受不了,去掛急診,1/9,想轉內科看,但因肛門痛、腳底痛、及屁股痛都來了,又去掛急診一次。然後內科診斷是過度呼吸症候群,給了藥治療,但會拉肚子,她仍勉強吃完,可是症狀仍在,所以她與先生又趕來羅東。我檢查的結果,前庭炎的五個激痛點只剩外面兩處,我鼓勵她說,還是有進步,先生也幫妳擦藥的位置也抓的很對很好,我們再打針一次並繼續擦藥,繼續加油,我再說,本來打算等前庭炎好了之後才全力治療內膜異位症,因前庭炎有改善,又經痛又那麼厲害,我們就提早治療。他們夫妻之後就拿藥回去了。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不是經痛的經痛
行醫已好多好多年了,我一直堅信不管是原發性或次發性經痛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雖然教科書或醫學論文中仍不認為這兩種之間有百分之百的關係,尤其是原發性更是被大多數學者醫生否定掉這層關連。可是那麼多年以來,大家也始終提不出來一個合理的解釋為何會發生經痛,所以我自己就照自己的邏輯去診治所有主訴經痛不管原發或次發的病人,也就是我認為既然大家都知道有內膜異位症的女性之中70%有經痛,因此有經痛的女性就有很高的比例是內膜異位症引起的,因此我如果用原本就被用來治療內膜異位症的口服藥物(不是避孕藥,也不是針劑型的),若下一回月經來時病人不痛了,那不就可以即時幫忙解除病人的痛苦,也同時證實那些病人是有了內膜異位症,這樣病人也就不必為了要證明是否有異位症而去接受腹腔鏡的檢查,雖然去年外國醫生已有提出這種侵入性的腹腔鏡檢查已無必要,理由之一是發現腹腔內的內膜病灶並沒有想像那麼多,而電燒治療後,經痛仍在的比例仍很高,所以認為其它地方仍有不少的隱藏式病點,理由之二是沒發現病灶的病人仍會經痛,所以專家不再建議腹腔鏡作唯一的診斷依據,而採經痛的有無作判定標準。而我自己也沿用這一套邏輯方法治癒不少有此病痛的女性,而且效果幾乎無往不利。但是心裡仍梗梗於懷至今,一直不解為何到目前為止,那些專家學者仍堅持原發性及部份次發性經痛不是源發於內膜異位症的作祟。
一位約40左右的未婚女子,受高等教育,也是為人師表,受經痛之苦已有超過20年歷史,看過許多中西醫,吃遍無數民俗偏方,就是始終沒法去除她的痛苦。近幾年來,除此痛苦之外,還添加月經完畢之後的身體疼痛,更讓她痛不欲生,大醫院的足跡更不用說了,能說出來名號的的幾乎都有留下足痕,而也看遍有關的科系,打過無數止痛藥,作過無數精密檢查,但始終沒有真正的答案,所以到最後她想放棄了,轉念想與疼痛共容,後來無意中看了部落格的文章,所以她想來試一試(遠從東部來)。在診間我仍照步驟一步一步替她檢查,除了認定她應該有深層子宮內膜異位症外,也有厲害的外陰前庭炎,我說先治療前庭炎再來治療異位症,她說好,我就替她打針,給口服藥及藥膏等一套給她帶回家,一週後她又回診一次,說她很高興以前疼痛不已的情況改善很多,我在替她從新檢查一次,除追打兩針外並沒有再作什麼處理,因她實在住太遠了,請她來往奔跑有點不忍心,本來預定下一階段的診治(內膜異位症)我就請她再考慮於就近的醫院處理,她不置可否。這樣就一愰就2個月過去了,有一天她忽然出現在診診間,我嚇了一跳,寒暄一下,知道她以前所有的病痛都幾乎消失無蹤,今天會來診間主要是想再確任一次是否還有問題,同時她特別提到說很奇怪,這2個月經期來時,都沒有劇烈疼痛過,第一個月時,她只是覺得怪怪的,但第2個月來時又不痛時,她才吃了一驚,我聽了也不相信,以為湊巧吧,因為跟以前我的認知完全不符合,我還請她回去注意下個月的情形,不過第3個月她說沒痛耶。
一位約30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已婚,但都一直沒小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欲行房時,一接觸外陰,女生就痛不欲生,所以先生一直在門外徘徊,不得奪門而入,想盡各種方法,問盡親朋好友,看盡這方面的專家,但仍在原地踏步,困擾之際,看了我的部落格後而北上,問診之下,她還有一個極待解決的問題,就是非常厲害的經痛,醫生曾檢查過,都說沒發現有巧克力囊腫及肌腺症,說是屬於原發性經痛。我檢查下體時,發現她跟其他來過我這裡主訴是性交痛的病人一樣,有很厲害的前庭炎,至於經痛的事,我有跟她及先生說明說等房事痛的問題解決之後再來處理,否則無法真正性關係,談其他的治療都是白費。因此我就替她治療前庭炎的事情,這就樣過了2個月,她跟老公又出現了,因為2個月的努力,性已不再是件痛苦的事,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所以她們又一起來到診間,希望能百分百不再痛苦,不過她自己也自動提到說這2個月說也奇怪,經痛都不見了,我說真的嗎?先生在旁搶答說,是真的,以前經痛一出現都是要掛急診的,這2個月忽然不用去急診室,我們倆都不相信,我聽了也有一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出自於病人的嘴巴,不相信也不行,但還是不放心,一再叮嚀請她注意下一週期,若再有經痛的話,就要過來治療。
這幾天,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是否部份原發性及續發性經痛的原因之一是來自於外陰前庭炎所導致的,有關的文獻我並沒有找到,因大家都朝胚胎期的發展過程中去找它的蛛絲馬跡,不過文獻中不也是一直有很多新的治療建議嗎?所以我才將這個推論提出來供有此病痛的女性一個參考,雖然我心裡仍有遲疑,也因為我才收集到兩個案例而已,希望以後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來幫忙病人解離痛苦。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再強調子宮內膜異位症
行醫很久很久,門診的女性病人不知換了幾個世代,連我自己都搞不清楚,可是發現經痛的例子比率並沒有因世代交替、醫學進步、網路發達而有所縮減,反而覺得這些擁有經痛特質的女性對於經痛症狀的警惕性還是跟上一代程度一樣沒有進步,甚至有更退步之感,這個可以從越來越多的女孩不知也不會記錄自己的經期的人數增加中可以推論出來,她們離譜到已是大學生了,問上次月經什麼時候來到,竟然要問男朋友,或母親拿著自己的小抄代答,有的教育程度欄上寫碩士博士,年紀也30有幾了,竟回答說從來沒記過,這麼小的事務就這樣不經心,那更不用談經痛的事囉,難怪不孕的女性會越來越多。
在任何一篇討論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文章裡邊,都有提到異位症對這群女性未來的3大影響----生活品質下降、阻礙日常工作能力及增加不孕機會,其中以第3則最是恐怖,因到目前為止,醫生仍無法提出最有效的方法來克服,不管用機械人開刀或是試管嬰兒,結果仍是差強人意,但是被開刀剖腹的主角仍是妳自己,痛苦的果子品嚐仍是妳自己,妳腹內的條件不好,就如同前進的路況不佳,妳要強渡關山,成功率當然有限啦,所以儘早處理自己切身的問題,就是在年輕未婚之前,就應該積極尋求治療,這仍是所有醫生公認的上上策。
最新一期的醫學期刊再度指出每10位女性就有一位受異位症及經痛折磨,更可怕是高峰落在25-35歲正好適婚的年齡群,而發生的原因經過一世紀的研究仍大多數醫生認同是經血夾帶脫落的內膜碎片逆流到腹腔去,然後掉落在腹腔內任何地方所造成的,經血逆流是自然現象(我私下戲稱是女人的天災),因根據利用腹腔鏡於經血來臨時的研究證實,90%以上女性有逆流現象,所以女性不用怨歎,因這是命,只是發生了經痛就趕快去治療就好了,這點常是女性疏忽的地方。都要等到結了婚發生不孕了才來著急,真的太遲了。還有這期更點出以前沒提過的副作用,項目之多出乎人預料之外,如骨盆痛、性交痛、膀胱痛症候群(間質性膀胱炎)腰酸背痛、全身倦怠症候群、排尿痛、大腸激燥症及偏頭痛等,這些很像泌尿科或內科的範疇裡面,因此常常讓病人東奔西跑浪費體力徒勞無功。
而治療的方法也沒有新意,只是指出很多醫生喜歡用也是目前最夯的腹腔鏡燒灼法,它的效果其實不佳,反而造成的沾黏程度更厲害,這是始料未及的,我本來就不贊成用任何開腹的方式來處理或診斷內膜異位症,因為我們都知道內膜異位症有70-80%會經痛,那有經痛的女性不是就有機會是內膜異位症?因此我若用簡單沒副作用的而且被使用很久專門治療內膜異位症的藥物,讓病人不再經痛了,那不就間接証明這位病人得的是內膜異位症嗎,她又不用開刀,又能不痛又有機會不沾黏,不就四贏嗎?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