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與子宮腔壁內膜異位症
子宮腔是一個隱密的世界,雖美其名是世外桃源,是傳宗接代的唯一地方,應該是一個很和平安靜的地方,可是事實不然,它所藏匿的惡疾不計其數,讓人防不勝防。一位44歲有3位小孩的媽媽,皆順利陰道生產,身體也沒生過甚麼病,除了會經痛及經來會拉肚子的毛病以外,一年前,她因陰道不正常出血而來到診間,腹部超音波及內診都顯示子宮及子宮頸並無異常,所以我建議她做軟式子宮鏡檢查,她點頭答應,結果子宮鏡下顯露出子宮壁佈滿了許許多多像蛛蜘網細小的血管網,這是典型的子宮壁內膜異位症的圖形,其他並無息肉等凸出物,當時的診斷是子宮腔壁內膜異位症,跟病人解說之後,隨即給她為期三個月的藥物治療,結束療程後約一年,她都沒有再發不正常出血的現象,經痛也沒了,經來拉肚子的情形也沒了,我也放下這一件案例,但是一年之後,經來後滴滴答答的現象又出現了,病人並沒有馬上回診,經過了約二到三個月,她覺得納悶,才回來診間想要知道出了甚麼問題,我也覺得奇怪,她尚未到達更年期的年齡,經期仍很規則,也沒吃任何保養商品,經痛,拉肚子不再,當時猜測是否無痛性子宮腔壁異位症再發?所以建議病人再做軟式子鏡檢查。檢查之後心裡嚇了 一跳,子宮腔內怎麼有那麼多不規則大大小小,而息肉表面上又有許多微細血管的息肉群,我覺得不對勁,建議病人做刮除手術,病理報告回來,竟然是內膜癌,馬上替病人做妥善的轉介及手術,因發現的早,屬初期,截至目前病人情況穩定良好。
子宮腔的世界,不管你用正子,核子共振,電腦斷層或超音波檢查,都不如軟式子宮鏡來的簡單精確,前四種檢查其實僅能做第一線的外圍初步檢查而已,硬式子宮鏡因要上麻醉後才能操作,鏡頭,管徑皆較粗,灌水量也大,因此內膜組織很快就會膨漲,診斷容易發生誤差,這些檢查都不如軟式子宮鏡來的輕巧快速及確實,雖然它的影像不如硬式子子宮鏡照的來的清晰,較不適合論文寫作取用發表,但用在臨床上已足夠了。
子宮腔壁內膜異位症是一個新興的觀念,二年前,先由義大利醫生發現,經研究切片查證後發表的,後來別的醫生也有兩篇文章跟著發表(其中大陸一篇)他們將四種子宮鏡下發現的內膜圖形---蜘蛛網型血管群,草莓型白色亮點群,起司型空洞群,內膜下瘀血群經病理組織佐證後,認定是子宮腔壁內膜異位症,有這些異常,就能更進一步解釋子宮為何會大量經血,或滴滴答答出血的原因,這些異常圖形很像我們去石洞旅遊時,發現石洞的牆壁有許多裂縫、斑駁的水漬、或凹凸不平的壁面一樣,這些不正常並無法用任何刮除術,或雷射或燒灼法或冷凍將它們去除,有些專家就建議乾脆用鑽探法一個一個逐步去除病兆,但困難度很高,而且沒有辦法完全消除乾淨,以後就少有人用它。為什麼子宮腔壁會有這些異常,最近有專家新發現子宮肌腺症產生的原因之一是子宮腔壁有了裂縫,子宮內膜會趁虛潛入,進入子宮肌肉層,形成肌腺症後,再回頭破壞子宮腔整個內膜壁,之後就影響了整個內膜發育。軟式子宮鏡的操作,自民國81年我去日本跟林保良教授學習(當年,我是繼我的恩師長庚宋永魁教授之後,第二位去學子宮鏡的,至今已使用近三十年,應該算是蠻熟練熟悉的技術,但對於這個幾乎全新的觀點與領域卻有點陌生,當時心裡著實嚇了一跳,所以二年前看到這幾篇論文之後,就開始用軟式子宮鏡在做研究,研究對象包括所有需要做子宮鏡檢查的病人,這包含大量子宮出血,經痛,不孕,流產,或經前或經後會持續不斷少量出血,排卵性出血,停經後出血及肌腺症等病人,二年下來,發現高達95%的病人子宮內壁多少都具有這四種圖形中的一種或二種或全部,既然專家有說子宮刮除手術,雷射,熱療等對這些病人們無效,所以就想若給內膜異位症的藥物治療不知道有沒有效,然後再安排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後再做一次子宮鏡追蹤,結果大部分的病人在三個月後都能恢復正常,當然出血的症狀也有痊癒,也幫忙33位女性懷孕,肌腺症子宮體積也會縮小,甚至到正常體積。比較有趣的發現是子宮息肉的例子也多起來了,尤其是在年輕女性族群,以前息肉的長成,被認為跟年紀,個人體質有關,現在則認為是因為子宮內膜有了破損,脫落的內膜碎片會溜進子宮肌肉層內,它會分泌生長因子,回頭刺激內膜,引發異常成長而形成息肉。所以息肉與內膜異位症有關。
可是據研究內膜息肉有0.3%變內膜癌的機會,又內膜異位症是逆流的經血通過輸卵管引發的,這些逆流經血在腹腔內會自動溶解掉,之後釋放出來的鐵劑會刺激卵巢引發卵巢表皮癌,發生率約4.2-14.5%,又內膜異位症的性質如侵入、外竄、及沾黏性與癌症的性質很相似,而進一步發現內膜癌的病人約28%同時也有肌腺症,所以認為有些肌腺症的病人與內膜癌有強烈的關聯性。
子宮內膜癌的案例越來越多,它都隱藏在子宮內部,無法早日發現,等到異常出血等病兆出現時,往往都已是末期了,所以建議要好好利用軟式子宮鏡這個工具,而且也要認真接受經痛、肌腺症及內膜異位症及巧克力囊腫的藥物治療,我已不再贊成用開刀來解決問題,因為異位性內膜不會侷限在子宮或卵巢而已,其實它們大部分都散布在這兩個器官以外的地方,拿掉這兩個器官只會掩蓋其他病變被發現的機會,如膀胱壁內膜異位症,就有此類病人被誤會癌症而切除半邊膀胱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