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憋尿真的會導致泌尿道感染嗎
今天有報章寫到憋尿一久,容易導致泌尿道感染,這種論調由來已久,被誤導誤會也深,覺得想寫另一種看法供女性參考。
- 中東沙漠地區的女性,喝水量少,地廣憋尿時間長,但該地區的醫學雜誌並沒有因此指出該地區女性泌尿道感染的比例就比其他歐亞地區的女性高很多的報導。
- 醫學生理學指出膀胱的容量有它的極限,超過它的限度,膀胱就不理你憋不憋,會自動且不自主地擠尿出來,所以尿液在膀胱裡面呆著的時間是有一定的,而不會是無限期的,就有人做過有趣的研究就是將導尿出來的尿液(這樣才會無菌)分別放在好幾個無菌密封的盒子裡面,然後每七天解封培養,結果到最後一個月期的尿液也培養不出任何細菌,這表示尿液存久是不會自生細菌的。
- 膀胱有兩個入口,一是腎臟輸尿管來的,一是尿道上去的,所以膀胱會生病,一定是從這兩方面湧進的,不過腎臟生病常會發燒,而膀胱有病,培養出來的細菌又往往是大腸桿菌佔大宗,所以說是直腸肛門來的,那細菌是怎麼上去的,有人研究認為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大腸桿菌偷偷攀爬上去的,這是無預警,也是很無奈的事情,又女性尿道很短,細菌很容易就抵達膀胱,所以如何預防,建議每天早上醒來喝一杯白開水。
- 女性泌尿道感染的原因最近有一項研究,認為不完全是泌尿系統本身有了問題,應該還有另一種因子,那就是尿道旁發炎,因為專家認為尿道僅是一條通路而已,本身不足以產生原發性疾病,而是它的周邊組織病了,才來波及到尿道,引發尿道也跟著生病,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是尿道與陰道之間原本就有一層夾縫,這是一個寬鬆的組織,卻也佈滿了許多血管及神經線路,陰道內原本就有許多好與壞的細菌群,和平共存,但陰道壁受排卵或月經的荷爾蒙影響,不時在熱漲冷縮,久而久之,陰道壁難保不會有裂縫或破損,陰道的細菌就會趁虛而入,細菌一進入夾縫,就駐紮在那裏,日子一久,造成那裏有發炎現象,會影響尿道周邊的神經群血管群而影響尿道引發小便的問題,也因為這樣,難怪間質性膀胱炎,或膀胱過動症或漏尿至今仍會有部分找不到原因,所以專家建議,那些治療不好的泌尿疾病,也應該換個方向來這裡尋找看看,方法很簡單,在陰道內診時往上壓,近膀胱出口處若有壓痛就確診了,因夾縫會延伸到外陰,所以建議用小棉棒在尿道口兩側觸撞看看,看是否會痛,若會痛就更確診了,另外一個臨床症狀,也可以做診斷參考,就是小便出來那一霎那,尿道口會痛就是了,其實這個夾縫地方的神經群受損就是外陰前庭炎的延伸,所以經陰道往上這裡注射將藥物直接送進去治療,是一個可以考慮選擇的方法,而不是像一般的療法是將藥物經尿道內將藥物送上到膀胱或尿道壁,大家應該還有印象,不管用玻尿酸或肉毒桿菌,都要用到十幾針,而且不一定有效,這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這樣反應,但是進入夾縫打針治療的話,我的經驗是兩趟就可以治癒九成左右的病人(這個方法需很熟練,否則很容易穿破尿道或膀胱。再來解釋這個理念可以被接受的原因是因為泌尿科或婦產科醫生常用TVT或雷射來治療女性泌尿道頻尿或尿失禁,嚴格來說,這些方法只是在處理陰道壁而已,是間接的方法,陰道與尿道中間,中間還隔著夾縫,這樣隔著一層還有療效,那用夾縫注射法應該較有效才對,這是專家的見解,我在臨床上地經驗也是這樣)。
- 2/3都在陰道裡面,沒經過內診是只做半套檢查而已,也不要單靠驗尿一項就急急下診斷,這些草率地做法對女性而言是很不公平的,但女性也不用氣餒,新的理論跟治法一直被開發,也可以幫忙自己用小棉棒自我檢查是否得了外陰前庭炎,因它常是泌尿道問題的潛伏原因,由這裡治療起(小女生是這樣診斷與治療的),這個小便問題才會完全痊癒。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