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受精的成功數據7---行房或人工受精的適當時機


這是國民健康局今天最新出爐的97年度全台灣所有醫院診所作試管嬰兒的綜合研究報告,受孕率平均36%,活產率(去除流產早產後實際生出來的胎兒比率)27.5%,單胎佔64.5%,双胞胎佔34.4%,三胞胎佔1.1%。提供給各位作參考。


作不孕治療時,什麼時候將精子放入子宮內(人工受精或行房)才是最佳時辰,一直受到討論與爭議,不管醫生提出怎樣的方案、建議跟努力,目的都是希望將懷孕率提高,可是偏偏到目前為止,就是沒有一種足以為大眾滿意及全數接受的方法。傳統方法是在破卵針注射之後24-36小時間,將精虫放入子宮(不管用什麼方式都可以,如洗精式人工受精,原汁原味人工受精、或行房等),還有就如上篇文章所述的,有些醫生乾脆先行一步,叫精虫提早到輸卵管的定點去等候再來打破卵針。每位醫生為何會有如此不一樣的立論,他們背後其實都可提出有力的研究實驗數據作佐證,但是遺憾的是成功率每一種都只有提昇些許,但就是沒有百分之百。那也安捏?每位不孕症醫生相信都會發出這種無奈且略帶失望的感嘆。


有人就用連續兩次人工受精的方式(間隔一天)企圖改變劣勢,想說多一倍的精虫擺在輸卵管內,受孕率總該可以增加吧?研究的結果還是沒差,所以這不是量的問題。又有人想到,破卵針前或後在子宮內置放精子,都是像一種預約式,一廂情願式,像強迫式,卵泡實際上有沒有在預估的時間破掉,並沒有人知道,所以這是不是就是受孕率差的原因?如果破卵針打了之後的第二天,先陰道超音波檢查卵泡是否有破?若破了再進行人工受精,結果是不是會更好?有人就作這方面的研究,他們在578次人工受精的病例裡面,發現如期破卵的有272(47%),沒破的竟然較多,有53%,但他們照舊行人工受精,結果懷孕的在前者有23.5%,後者不破的只有8.8%而已。


這種佳績似乎應驗了一些專家的懷疑,但也衍生了其他醫生的疑慮,子宮到輸卵管外側畢竟有一點距離,卵破了,卵子馬上就出來了,精子才要上路,這樣來得及嗎?


有人就提出反證,因為在一項作人工受精之後用腹腔鏡研究腹腔內可能的變化研究裡邊,發現人工受精後2-4小時就可在腹腔底部發現精子的蹤跡,據此發現推算,精子幾乎是以每分鐘1公分 的速度在女性生殖道行進,有時速度更快,大概15-20分鐘後先頭部隊就能抵達輸卵管外出口處,所以是來得及的,何況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白皮書裡面告訴我們,卵子一出來,性質還很閉塞,生育扉門並沒立刻開啟,而是需等到6小時後受孕機能才會發酵,這也就是說不論排卵前或剛好排卵時就已駕臨的精子,都還得再等至6小時後,那時這些精子可能已精疲力盡功力消減也說不定,所以不如一知道排卵後再作受精之事,讓活跳跳極新鮮的精子能馬上在人生舞台發揮,可能效果更好。(這個結論,好像跟上一篇所寫的完全不同,但要知道,這就是醫學,醫學專家永遠在努力發覺醫學真相)。還有醫生在打了破卵針之後,每小時作一次陰道超音波檢查並分批作人工受精,結果發現破卵加人工受精這一組,成績最好,這也應驗了前面所說的立論。同時他們還發現並不是卵巢內最大顆的卵泡都是第一順位破掉,有此情形僅佔68%而已,這跟我們想像不太一樣,同時這也告訴我們明明很準時在預定時間行人工受精但成果卻無法提昇的另一個原因。還有破卵針打了之後,約有10%的卵泡根本不起作用無動於衷,且自行黃體化,碰到這種尷尬的情景,妳說還有可能懷孕嗎?所以這是這一組醫生主張看到確實卵破了才人工受精的另一個裡由。


在弄不孕症的事情時,我自己也確實碰到受孕率不很如意,也照很多專家的方法如法炮製,對於這個等待的方法,我是稍微修改,即人工受精或建議行房的第二天,再一次陰道超音波檢查,若破了,就跟病人解釋說我們時間點抓對了,若沒破,第二天再補行房,至於黃體化,因超音波影像的外圍呈略不規則,有時是可以發現,那時我都把它當作已排卵,因前面也有提到未排卵的也有受孕率,雖然不高,但畢竟能受孕,成因雖仍迷,但至少還有一點點希望。不孕者也可以用基礎體溫的模式來進行,高溫那一天早上才行房,不也就是像排卵後才行房的方式嗎?(有興趣者,可參考我的文章----談基礎體溫),條條道路通羅馬,加油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