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女生的成長痛


一位小一的小女生,因三更半夜突然哭醒叫痛,因年紀小,說不清楚那裡痛,只會一直指腿肚不舒服,嚇的父母團團轉,忙送急診,卻又無事回家,白天轉求小兒科,醫生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家長還是心有疙瘩不放心,又因她是女生,所以才又帶來診間想探個究竟。我聽起來就覺得不像是婦科的問題,但還是用超音波仔細地檢查小孩腹部,又查看外陰,不如所料,一切正常,再摸摸母親所說的小孩不舒服的部位,以及測試腳趾的活動等等,結果除了小腿肚仍會稍微疼痛外,其他都還不錯。這種情形,我正在擔心不知要如何跟家長說明之時,靈光一閃,最近不是電視有一直在播放轉大人的藥品廣告嗎,這位小朋友會不會是成長痛”?給了止痛藥,並吩咐母親如何使用後就放她們回家,日前碰到她母親,訊問小朋友的事情,說回去後就沒再發生類似的事情,藥也沒吃,小孩目前好好的。


成長痛,不單單是我們民間常用的名詞(台語是轉骨或抽痛),外國也早在1823年在醫學文獻的正式場合上就開始引用,而且持續至今。我們通俗的想法是小孩會長大會一眠大一吋,所以腿肌肉會被拉扯,就如同賽跑以後的腿肌反應一樣,會產生疼痛,這是必經過程,沒什麼大不了事,休息適應一陣子就好了,可是外國人卻另有見解,他們認為成長痛多發生在3歲到12歲之間的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後的小朋友,女生比男生多,為什麼女生較多?目前並沒有人告訴我們,疼痛位置最常發生於大腿外測及小腿肚的地方,上臂及關節處則不會,不會發燒,疼痛處也找不到任何紅腫的現象,常在半夜發作,白天又好好的,為什麼選擇夜晚?原因也是不清楚。因為找不到受傷或發炎的表癥,使用血液或儀器也沒發現疑點,而且所有的疼痛反應皆來自小孩子的描述而已,所以外國醫師就跟我們民間的認知持相反的看法,他們認為成長痛跟骨骼發育、肌肉發展無關,而認為可能是白天時段,小朋友喜跑來跑去,活動之後所累積下來的疲勞,或可能是小孩的跑步、走路或站坐的姿勢不正確引起的,也有人認為小孩的心理情緒在作祟,更有一派說法是小孩對疼痛耐受度的不夠等等。所以這樣看來是不是這類小孩,為了要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使出來的花招?因為找不到病灶,所以治療方法就很單純,局部熱敷、輕微按摩、情緒安撫就足以應付。再不行的話,就要用到止痛藥了,補充鈣質或是維他命B群就沒有實質的療效,何況他們是小孩子,胡亂補,反而會害了孩子。不理他們也可以,証據顯示青春期之後多會消失,所以大人們免驚啦。


不過話又說回來,隱藏式的骨癌、白血病、骨折、肌肉受傷或感染等引發的疼痛,也會過來攪亂,會一時蒙蔽大人的眼睛,若大人碰到此類的情況,自己又沒什麼把握,那就把問題丟給醫生就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