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女,仍可以用子宮鏡作輔助診斷




今天報紙有寫一位未婚女性因不正常出血及不敢內診,經多位婦產科醫生診療後仍無改善,輾轉到大醫院,經醫生說明後才劃破處女膜、內診並作子宮刮除手術後才發現是內膜癌而且是末期,且已蔓延到肺部及肝臟。




處女膜是聖女的象徵,有不正常陰道出血的時候,有危險徵兆,事實上非內診是無法確實診斷出病情。但處女膜情結牢牢纏繞著所有女性的腦子裡面,但子宮裡面蘊藏著危險是所有婦產科醫生都知道清楚的事,但基於診所或小間醫院幾乎被劃上是小醫生的等號,所以雖有需弄破處女膜的建議也不如大醫院來的那麼有說服力,但這也是病情有時會被延誤的原因之一,可是要打破女性對醫生的觀念認知是一時很困難改變達到的,但對病人的照顧,對病情的掌控卻沒多餘的時間可以讓大家延宕,所以早在十多年前就有細小軟式子宮鏡的研發跟使用,其中目的之一就是使用在未婚沒有過性行為但有陰道及子宮腔疾症困擾的女性,可是應用跟會診斷的人目前還不是很普遍,也都滯留在子宮直接刮一刮的階段,自從自己從日本學習子宮鏡操作、診斷和手術技術以來,子宮鏡幾乎成了我在婦科的專長之一,我也因此曾經利用這個技術診斷過兩位病人,一位是國中生,懷疑她有陰道先天性畸形,結果證實自己的猜測而從腹部開刀完成手術。一位是高尚的剩女,一直有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檢查結果是虛驚一場。作這類女性病人的檢查,操作技術其實是很累人的,本來是一個我就可以擔當的工作,這時需助手幫忙扶助子宮鏡管,慢慢地進入陰道,又她們沒過性行為,子宮頸口很狹窄,鏡頭不易滑進子宮腔,所以一趟下來大家幾乎都累癱了。不過若能因此早一點發現病況,不讓潛藏的癌症得以得逞,那不是醫病雙贏嗎?




內膜癌還有另一個表徵可供我們警覺,那就是內膜厚度,正常情況下,未更年期前的女性,月經前半段的內膜是薄薄的,後半段才會增厚,但一般都還保持在 一公分 以內,所以若有醫生告訴妳的內膜很厚時,暫時不要驚慌,因為先想想此時是在月經後第幾天,若是在排卵之後,那妳可以暫時不受驚嚇,然後等下一個月經週期結束當時,再測量一次內膜厚度,若薄薄的就放心,若仍然大於1公分,就該去找會子宮鏡的醫生作進一步檢查,這個模式適用於各個年齡層,但停經後就不行,必須馬上作子宮鏡檢查,因內膜癌的機率很高,但這種突然的建議往往會使病人一時無法接受,我若碰到這種情況,一方面會提醒病人或告知陪同來的的年輕家屬,一方面在病歷上劃圖作標記以提醒自己以後多注意點,下一回病人若再出現時,才不會漏失掉,前兩個月內我在自家門診發現的9位內膜癌病人中就有一例是這樣發現的。




從沒性生活的女性,在一般人的心裡都會認為自己身體是百分之百健康安全,但事實上癌細胞才不管妳是單身或結婚,照舊趁虛而入危害人體,所以有不正常月經時,一定要緊密地追蹤,不要吃吃藥就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