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經來會胃痛的年輕女孩

我曾發表過幾篇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的疾病,如流鼻血,咳血、氣胸、鼠蹊內膜異位瘤、出血性腹水,但經來會胃痛則又是另一件生平第一次碰到的案例。

其實這一件案例的病史很簡單。

一位28歲的未婚女子,從國中開始就受經痛之苦,母親有帶去看醫生,醫生說這是原發性經痛,長大就會好,不要擔心。上大學後經痛仍在,母親又帶她去看醫生,醫生說檢查都正常,等結婚生孩子後就會好。大學畢業後進社會,經痛還在,母親改帶她看中醫,調整體質,幾年下來,還是有經痛,而且痛的程度越來越厲害,母親不放心,經朋友介紹,就帶她過雪隧來到羅東小鎮,經超音波及內診檢查並問症狀,經量大、經痛劇烈及經來拉肚子等三項她都有,依臨床經驗的邏輯判斷,她可說已確定是內膜異位症了,但女孩在陳述病情後忽然又說她也會胃痛,而且從國中開始就痛到現在,很奇怪經停痛也消失,此時母親在旁補充說,之前有帶她去看腸胃科醫生,經過多次檢查,都說很正常,說可能讀書壓力造成的,後來發現,痛的程度不再變壞,而且月經過了胃痛也自動沒了,偶而會吃吃胃藥解決而已,聽到此我心裡著實嚇了一跳,因這還是第一次聽到與月經有關的胃痛病症,腦子猜想,這可能是另一種型態的內膜異位症表現吧?但之前自己真的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只跟他們兩位提到我的懷疑,並說我們先治療經痛,同時再觀察胃痛恢復的情形,第一個月,沒經痛也沒胃痛,第二個月也是,第三個月這兩項同樣沒有疼痛出現,至此我肯定它就是月經型胃痛了。

在國外也有二件相同病痛的案例。

一位28歲的女性,比利時人,因經常性腹痛、便秘與拉肚子互換,消化不良、餐後痛、及排便痛,常去看腸胃科醫生達4年之久,但都沒發現異常,後來病人自己發覺月經來胃痛特別厲害,這才讓她轉去找婦產科醫生。醫生內診時,發現子宮頸後有一粒約4公分大小的硬塊,而且觸動時病人會覺得非常痛,直腸鏡檢查時,在乙狀結腸處發現過度狹窄,核子共振檢查也有同樣的發現,近一步做腹腔鏡檢查,更發現到胃下半部也有6公分長的腫塊,而懷疑它是內膜異位症腫塊,因此決定做大規模的切除,病理報告顯示所有切下來的大腸及部分胃都已被內膜異位組織所占滿。手術後一年,追蹤結果沒有再發病症而且胃痛也不見了。

另一件案例是

一位35歲的巴西女性,電腦工程師,抱怨月經來時常會胃痛,有時甚至痛到需要掛急診打靜脈止痛藥的程度,更糟糕的是這時候吃東西會更痛。不過每次月經結束後胃痛就跟著消失,平時這些疼痛症狀都沒發生過。她有輕微的經痛病史,偶而會吃點止痛藥,她沒有過性交痛,也沒有月經來時伴有小便和腸子如拉肚子等問題,月經週期一向很規則,不過5年前她因經常排尿疼痛去看泌尿科,超音波及核子共振檢查時發現膀胱內有一3公分腫瘤,經開刀取出後送病理檢查,報告是子宮內膜異位瘤。基於這個報告,病人在接受其他精密檢查,胃鏡檢查正常,但陰道超音波檢查卻發現盲腸及附近有一粒3公分的結節,核子共振也證實,病人馬上接受手術治療,切斷盲腸及部分大腸,病理檢查報告是內膜異位症。手術後一年,所有疼痛症狀皆消失了。

在生育年齡的女性族群裡面,約10-15%患有內膜異位症,一般都著床在腹膜上,但內膜有侵蝕的特質,會侵入小腸、盲腸、大腸及直腸壁,而導致一些與月經同時出現的症狀如腹痛、排便習慣改變,排便疼痛或出血等。胃則很少被波及到,可能它位在腹腔的最上端之故吧,不過,從已有異位症的腸子傳上來到胃是有可能的,所以在月經來臨時才會發生胃痛、心灼熱感有時也會吐血,就要考慮是否與內膜異位症有牽連?但橫膈膜異位症也會胃痛,這點也要注意,不過它較常伴有肩頸痛,所以比較好區分。

腹腔內膜壁擁有非常多的敏感微細神經叢,腹腔外細神經有髓鞘,腹腔內神經部分就沒有髓鞘,因此對擠壓、溫度、觸碰、撕裂、割傷及溫度等特別敏感而會引發疼痛,特別的是這些疼痛反應會因內膜異位症的侵入而加劇。這就是內膜異位症引發胃痛的另一個原因。

其他還有肝臟胰臟內膜異位症也會月經來胃痛的現象,它們的診斷也是靠回溯的方法發現的,就是先有胃痛的疑慮再去做深層檢查才發現的。

異位內膜性情很古怪,而且越積越厲害,到最後都需到動刀切除器官的程度,所以越早治療越好,因為簡單的藥物就可達到痊癒,請有經痛的女生及她們的母親要特別注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內膜異位症 經痛 胃痛
    全站熱搜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