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與針眼


一位年輕孕婦不知什麼緣故一覺醒來,發現她的右眼上眼皮外側長了一粒痘痘,因為剛逢有孕,所以小倆口很緊張,就去找眼科醫生,醫生說是針眼有給眼藥水點,但過了幾天,情況沒有好轉,所以就轉來診間。我看了之後,開玩笑說,喔,眼睛長東西….妳有偷看別人的屁股喔?才沒有呢!她急著反駁說,我說開完笑的啦,這真的是是針眼,眼科醫生沒開藥給妳吃?沒有,因我懷孕中,只拿眼藥水點點而已,但沒有好,現在越來越痛,眼睛快要張不開了。醫生,要不要緊?對寶寶?我說,沒關係, 吃個藥就好了,可以吃藥嗎?我說可以,請放心。3天後回診,她已好了一大半了。


針眼是俗稱,是一種常見的小病,連小孩都可以一眼就認得出來,因發生在孕婦身上才會令孕婦家人擔心,麥粒腫是它的醫學名字,是因外貌像小麥的種子而得名,這是外國醫生取的,但對不常看過麥田風貌的我們,這種名稱並沒有我們前輩醫生取的針眼來得傳神。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眼睛會一喳一喳的閉合,目的是使眼睛保持潤滑狀態,而這種動作其實仍然需要潤滑液的幫忙才能保持順暢,所以在眼瞼上就有架設一排會分泌油脂的腺體來擔負這個責任,但是這些腺體卻總共只有一個開口,就在睫毛下方的眼皮外側,開口極小。油脂的品質要近水性才能使出口流暢,太油就不行,可是不幸的很,眼瞼油脂品質很容易受到身體條件變化如慢性眼瞼炎、慢性結膜炎、腺體本身功能異常或眼部局部皮膚炎等等的影響而改變,使得腺體分泌量過剩而一時無法渲泄或變濃稠易凝結而阻塞出口,這樣眼瞼外側就會形成紅紅的腫塊,醫學名稱叫霰粒腫(我查了辭彙,裡面寫道,霰,唸ㄒ一ㄢˋ,又稱雪珠,是雨點遇冷凝結而成,常在下雪以前降落,所以霰粒腫妳就可以想像它長什麼樣子)),此時若不查,一不舒服,手會自動去揉搓,尤其是小孩更會,這樣一來就引起細菌感染及急性發炎,此時就換稱麥粒腫。兩者區別是中間若有白點,就是麥粒腫(針眼),可是症狀表現卻很相似,會有異物感、畏光流淚等。


針眼的治療主要是控制感染,眼科醫生的建議是先用抗生素藥膏,感染若未能控制下來,細菌擴散有變成蜂窩性組織炎之嫌的時候,就需改用口服抗生素,若再不行,就要進一步住院作切開括除手術,眼睛是靈魂之窗,若演變到這個地步,事情就有一點大條了,所以我的作法是叫病人回家一天兩次患部眼睛熱敷5分鐘,一方面就直接給口服抗生素,不讓病情有惡化的機會。眼科醫生往往不敢開口服藥,都是因很多產婦往往擔心口服藥會對肚內胎兒不利,但其實在產科界早有使用在產婦身上但百分之百不會傷到小孩的抗生素,因此請各位產婦放心。


不管治療如何成功,但是總覺得產婦最好不要生病還是最好,所以預防就很重要了,但是進幾年來年輕女性因為要漂亮,所以在眼睛下了很多功夫,如戴假睫毛,燙睫毛,眼瞼化妝,戴各種功能的隱形眼鏡等等,或騎機車時不戴護鏡,其實這些小小的動作都會增加眼睛搓揉腫脹及感染的機會,所以我建議懷孕之後這些習慣都須暫時戒掉。


針眼進展很快,雖是小病,還是請產婦不要忽視它才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