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爾蒙製劑在內膜息肉形成過程上所扮演的角色

子宮內膜是承受胚胎居住的設施,性狀有如高爾夫球場上所鋪設的韓國草草皮,長的不很高,軟軟的,躺在上面感覺上很舒服,但是草皮上的草枝各自成長的速度不會一致,所以需要定時修剪,才會保持平整,適合比賽。但是長的特別快的,特別長的,就令人討厭啦,行走在上面不方便以外,整理起來也會特別吃力,這個特殊的景象就讓人覺得奇怪,同樣都是經過一番修護,為什麼就有幾根草枝特別,是施肥過度嗎?或是這幾根的特異體質,接受同樣成份的肥料,可是就有特別的反應?

更年期的女性卵巢功能非完全消失,只是會衰退到令人不在意的很低標,等於一息尚存的階段,因此生產的雌激素是很少量很少量,黃體素肯定是沒有的(因為沒有排卵機能)所以子宮內膜是薄薄的。可是卵巢荷爾蒙一旦稀少,腦中的血清素(serotonin)就跟著下降,最後就導致一大堆讓女性很不舒服的症狀出來,所以就有補充荷爾蒙的舉動出來,照理論,妳缺,我補是很邏輯的事,根本不會有半點副作用,可是事實不然,乳癌陰影始終籠罩著全世界所有女性的心裡,雖然研究指出,荷爾蒙連續吃了60個月才有可能出包,少量是絕對安全,這樣多少掃除一點點心中的陰霾,但是還不夠力道,可是症狀纏身可是事實,所以吃荷爾蒙還是大有人在,這樣另一個問題又浮上來了,吃了含有雌激素跟黃體素的荷爾蒙,子宮內膜會長出息肉嗎?病人有疑慮,當然醫生也擔心,所以就作研究調查了。

最近就有這樣的研究報告出爐,他們將病人分3組,第一組吃台灣已不再進口,但早期很流行的Premella,第二組吃台灣有的(診所也有)Kliogest,3組吃貴夫人吃的(因價錢高) Livia,每六個月子宮鏡檢查一次,結果是每一組都有人得息肉,不過發生例子不多,都是個位數,而且大家的件數都差不多,所以結論是吃荷爾蒙是安全的,沒有誰特別好,只要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各位女性可以放心啦,我個人的看法是,在我的研究經驗中,更年期停經多年的女性,我也發現好幾例有息肉,她們是沒服過荷爾蒙的囉,所以有吃跟沒吃都一樣。

息肉跟內膜構造有一點點不一樣,有時候會脫落出血,造成困擾,所以碰到出血現象,一定要作子宮鏡檢查,找出病因刮一刮就解決問題了,很簡單。又荷爾蒙的吃法,時間不要太長,或吃3個月停一個月或有症狀再服用都可以,這樣就沒有上面的困擾了。

文章標籤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子宮頸錐狀切除後仍需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嗎

女性生來最衰的事,莫過於得到子宮頸癌,作壞事,都有因果,唯獨子宮頸癌沒有,反而是女性作了一大堆好事----結婚、受孕、懷孕之後才得到的,男士在這場塑造傷害事變中卻都是置之度外不受任何傷害,這就讓大家心裡中有很多很多的問號?why?why?why?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知道女性子宮頸有無異常最佳最簡單的方法,它的檢查結果可分三級,正常、異常及癌症,當中又各自細分為幾個小等級,即正常分正常及發炎兩種,異常分非典型、癌前一、癌前二、癌前三等四種,癌症就分成0期及侵蝕性癌。有了等級之分之後,當然就有相對應的處置對策,正常結果就吩咐病人一年後再抹片,有的醫生對於發炎結果,會請她來門診治療,再建議她3個月後再抹片一次,為什麼要叫病人接受治療的原因我並不清楚,也覺得奇怪,抹片是看細胞有無異常,跟平時所認知的發炎應該有所差別才對,我很少這樣作,有時候,從它處轉來的病人應她們的要求才內診看看,是否真的有子宮頸發炎現象。

非典型的意思是看似正常又像不正常,等於考試分數介於59-61之間,所以一般都建議3個月後再抹片一次,作確認的意思,不過此時我都會建議病人追作晶片病毒檢查,因為抹片非典型異常,並不代表一定會病毒感染。

癌前一,等於考試分數50左右,還不至於留級,所以一般是3個月後再作抹片確認,我仍會建議追作晶片型病毒檢查,因為此等級不一定會有病毒感染。有些醫生會直接作切片,我認為太激進一點,因為往往會找不到病兆,徒增緊張跟困擾而已。

文章標籤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2) 人氣()

很奇怪的病例

女性的生殖器官各司其所,尿道司排尿,直腸肛門管排便,陰道則是性行為及生產之用,雖都是管線構造,但如果都當作性器官,這個身體的所有訊息密碼就都會被搞糊塗了,由於性向或恩愛的關係,小心使用肛門直腸還無可厚非,可是連狹窄的尿道也拿來當發洩工具,就顯得太扯了,太不常了,學校的衛生教育真的需要重修。今報告的兩個case,好在都是外國產品,在台灣,我好像僅碰過一個,詳情已經忘了,提出來供大家認識一下,讓大家了解一下,這世上的事真的是無奇不有。

尿道性交是件很稀見的案例(到2014年之前,總共有26例被報告出來),最早被提報的是在民國54年。世界上的報告都發生在20幾歲到40幾歲之間,會十幾歲就發生,更是少見,目前已發表的僅有四例而已,26例當中,其原因都是陰道發育不全,加上性知識不足導致而成的(其中只有一例是正常陰道,一例是處女膜完全閉鎖),後遺症當然都是泌尿道方面,如尿失禁及反覆性尿路感染。

病例1----

是一位亞裔女性,13歲時就已診斷出生殖器官異常,完全無陰道,外頭僅有一點點凹痕,可是乳房、陰毛及大小陰唇皆發育良好,18歲時,開始有了性接觸,之後一年,據陳述,她很滿意她的性生活,沒有任何疼痛表示,但是有次因急性膀胱炎赴醫就診,才發現她的尿道口已被擴大到有2公分寬,醫生問病情時,才知道她根本不清楚自己是在作尿道性交,以後雖然有接受陰道重整手術,可是這女生卻一直排斥陰道行房,而仍鍾情於她原本的尿道性交。

文章標籤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足底筋膜炎的另一種治療選擇後篇

這是復健專家的觀點---

腳的結構與身體其他地方不一樣,是由26塊骨頭組成,它們之間靠肌腱和軔帶連繫與固定,腳底足弓處則由足底筋膜像魚網狀鋪設,是腳主要的支撐者,當人老了,肌腱跟軔帶都會開始變鬆。

當走路太久、姿勢不良或是沒有穿對鞋子時,會從腳後方開始痛起,之後病情會逐漸加重,而且是從腳中間痛到腳前方。若此時想要穿平底鞋改善,因鞋底又硬又薄,事實上是沒有半點保護作用,若再走凹凸不平的路會更糟,若腳開始痛以後,卻還穿高跟鞋,也會讓情況越來越糟糕。改穿氣墊鞋,理論上會減少疼痛,最好還是訂作根據自己腳型的特製鞋墊,讓好鞋墊來協助支撐,很多人會反應,她作了多貴的名牌鞋墊,可是還是沒好,其實鞋墊不用名牌,但要屬於自己。

至於打類固醇的消炎針,是很多復健科和骨科醫生會用的方法,但是常常病人第一次有效,3-4天不痛而已,但不久後又痛起來,之後又再打針,不痛的間隔時間會越來越短。

文章標籤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  

    這篇滿有趣的,感謝分享。
    我剛好是得過足底筋膜炎,也有過前庭部發炎的經驗。
    只是我不知道二者是否相關。
    印象中得到足底筋膜炎是2009年底的事情了。
文章標籤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排卵期適當的卵泡大小及內膜厚度

卵子的黃金壽命只有8小時,精蟲從子宮頸鑽入後,又需跋涉一段很長的路,才能抵達輸卵管外1/3的地方與卵子碰面,所以卵子出閣的時間要拿捏很準,才容易受孕。可是卵巢藏在肚子深處,從肚子外表,我們根本無法抓得住卵泡的動向,唯有陰道超音波才有辦法。俗語有句話說的好,瓜熟蒂落,表示瓜黃果熟了,就會離開果樹母枝,卵子的情景也是一樣,它成熟了,也會離開卵巢,平日不想生,卵子何時破卵而出,大家根本不在意,可是一旦想受孕,它的破卵時間點就很重要了。一般是以卵泡的大小作卵子成熟的依據。

子宮內膜是承載胚胎的場所,胚胎(外形像丸子)從輸卵管內口噴出之後,會在那裡落葉歸根,大家,包括胚胎本身都不清楚,只能算是一種隨機行為,也就是要掉在子宮腔那裡就那裡,至於是不是一定終身或胚胎覺得落腳之處不是很甲意,想換別的地方,至今醫界仍無明確答案,也就是因為胚胎無一定歸宿,所以子宮腔內膜要全面鋪設作準備,這就是超音波上能看到內膜厚度的原因。但要了解內膜的發育來自於卵巢的卵泡所分泌的雌激素,所以兩者之間有密切的關係。有此一說,卵泡越大,分泌的雌激素越多,內膜發育會更好,超音波下的內膜厚度會更厚,所以這就是不孕症醫師測卵時要量卵泡的大小跟內膜厚度的原因,而且是缺一不可。

卵泡的外被本來就很堅硬,這樣才能保住卵泡液,讓卵子成長,可是卵子成熟了,要破繭而出,若卵泡外被仍硬梆梆,卵子就會被綁死在卵泡裡面,所以女性的腦下垂體會適時分泌黃體刺激素(LH)來軟化部份卵泡外被,然後藉著卵泡液的壓力撐破卵泡外被,再將卵子送出。這些過程看起來都很自然理想,但就是會有一些不幸的女性無法享受這種福氣,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像這些種女性會被歸納於無法解釋的不孕症族群裡面,跟無排卵原因合起來約佔3/4的比例。

不孕女性,經來第三天是一定要吃排卵藥的,首選是Clomid 50mg,一次一天量就要2顆,共5天,吃一顆是不夠的,最大量是3顆,吃4顆以上,卵巢無動於衷,所以都在2-3顆之間,它不會有過度反應的機會。排卵藥因可以再添加其他的藥物,所以目前總共有四種組合,如Dexamethasone,Letrozole,FSH針劑。因為有排卵並不表示就會受孕,所以這四種組合是輪流上場使用的,全部輪替一次,若仍然沒有懷孕,才考慮人工受精,三次到六次嘗試人工沒有一點成績,再考慮是否要採試管。吃了排卵藥以後,卵巢是否會反應,沒有一位醫生會事前知道,所以一般會在第11天或第13天就開始用陰道超音波側卵,若第一大的卵泡直徑大於18mm時,因這些不孕病人無法精確找出LH分泌的時間點,所以往往需要用到人工合成的LH針劑(叫HCG破卵針)來促進排卵,若打的時間過早,卵泡會提早萎縮,若打的太慢,則卵子過老,也沒什麼作用,所以拿捏時間很重要,因此從民國80年代以後,就有各種版本出現,每一篇論文都有各自的論述,讓當醫生的我們有時會左右為難,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我認為最新的文獻應該可信度最高成功力最好。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9) 人氣()

女性足底筋膜炎的另一種治療選擇前篇

疼痛一直是人類的大敵,就醫大多數都是因它而起的,所以自古以來就衍生許許多多方法不一的治療方式,如針灸、拔罐、按摩、拉筋、復健、局部注射玻尿酸等等,細究起來,它們都是在身體的表皮運作,內臟來的疼痛處理就很少著墨,這也難怪,扯到內臟,可就要動刀的囉。

女性足底筋膜炎,說實在的,跟我的婦產科專長領域根本扯不上一點關係,我僅是近年來在研究女性下背痛治療的時候,從病人的反應陳述中,無意中發現,它竟然也可以順便將遠在邊陲,曾被它科醫生診斷為腳底筋膜炎的足底病痛忽然之間跟著好起來,我當初是不信邪,但接著連續治癒好幾件女性下體疼痛,卻也有同樣足底病痛的病人(足底筋膜炎都是別家所下的診斷)後,才興起自己對此症另一種治療的研究,我是這樣作的,當女性病人因婦科疼痛來就診時,同時也抱怨到走路時腳底也很疼痛,我就會朝婦女下腹部生殖器官所在地的方向如骨盆腔、陰道及外陰前庭部去尋找,最後竟然都給我發現它們之間竟然有某些程度的關係,之後我就朝這個我熟悉的領域去治療,也收到不少成效,後來追蹤的結果,病人都很滿意,所以我才將此經驗提出來供有此病痛的女性病人另一種選擇與參考,來幫忙女性病人早一點脫離苦海。醫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問,雖然醫學已很發達的今天,它仍蘊藏著很多神秘的區域有待有心者去挖掘。為醫者目的無二,就是要病人早一點遠離病痛。

這是一位罹患腳底筋膜炎在報紙上的訴苦---

每次聽家人要出國旅遊,我總是羨慕不已,因我得足底筋膜炎多年,久站或走長路腳就會疼痛,所以已很久沒出國了。

文章標籤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1) 人氣()

醫生我的月經怎麼會有血塊

經血中出現血塊常常會讓很多女性產生恐慌,不管是出現在馬桶、衛生棉上小小血塊,常常會使許多不分年齡的女性情緒崩潰,以前也是,現在也是,外國也是,台灣也是,我每每碰到此事,心裡總是覺得很奇怪,經血中有血塊,是很平常疏鬆的事,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呢。

其實經血中有血塊是件好事,表示妳沒有血友病,妳的血液很健康,除非妳正在服用抗凝血劑,否則在動脈及靜脈以外的健康血液(包括經血)都會凝結。只是因為子宮腔的特殊構造,讓經血不得不同時有凝固與不凝固的兩種變化存在。

子宮腔是反三角形擺設,下有2.5公分的子宮頸幫忙支撐子宮體積,因為是支撐作用,所以子宮頸管徑要很狹窄不佔空間,當月經來臨的時候,子宮腔內是千萬條的斷裂內膜血管血液一起灌注,以子宮腔小小的體積而言,量是像洩洪一樣超大的,可是狹隘的子宮頸管根本無法一下子宣洩完畢,以正常人的血液而言,離開血管後沒多久是會凝固的,但子宮腔內還有很多經血還沒排除乾淨,此時若凝固了,後續的排血工作該怎麼辦呢?所以子宮腔一開始就同時分泌一些抗凝血酶原,與經血混合在一起,所以經血才不會凝固,才能順利經子宮頸管排出體外。可是抗凝血酶原的量畢竟有限,若用光了,後來的經血就會凝固了,所以經血會成塊就是這個道理。

因沒凝結的經血很容易很快排出體外,所以看起來很鮮紅很漂亮,讓很多女性誤認為經血就應該這樣子,可是後排的經血,包括凝固的,因氧化的關係會成暗紅色,這也是必然的,大家不要誤以為身體怎麼了,這也是健康的,(我跟病人或學生講解時,常以三色冰淇淋形容)

文章標籤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1) 人氣()

認識早產預防早產治療早產

胎兒的所有構造四肢、體內器官在懷孕的第5週到第9週就建構完成,以後到生產前都只是成熟的程度差異而已,而為什麼胎兒異常往往在後期才被發現,那是因為異常程度此時才較為明顯的關係,而非新產生的異常,所以產檢第11-13週,第24週使用高階超音波總檢查的重要性就是這個道理。話說如此,其實胎兒還有兩個器官在懷孕期間都是一直在成長的,一個是肺泡,它到40週要生之前都還在成長發育,另一個是腦組織,它產後仍繼續成長,直到產後6個月為止,所以提早生產的胎兒發生問題細究起來,都跟這兩個器官有關。首先因早產胎兒肺臟肺泡尚未全面成熟,本來百分之百由母親供應的氧氣,早產胎兒肺臟尚未完全成熟,無法一下子全面發生接手效益,所以氧氣供應有可能一時短暫不足,此時腦部會首當其衝,若受損厲害就會腦性麻痺(醫學研究告知我們,胎兒腦性麻痺,90%以上在母親肚子裡面就已形成了,而不是在生產那一煞那,所以母親的健康很重要)輕微者,產後的新生兒以後的運動神經會受損,視力聽力會變壞,長大後學習能力差、運動協調功能差、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肺部會長期生病,雖然小兒科號稱500公克以上的早產兒救活機率已非常高,可是那僅是救活而已,對於早產的後遺症至今大家還是束手無策,所以孕婦避免早產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子宮腔是一個倒三角錐的構造,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設計,因為三角錐的尖端在下面,一點點的立足空間就可以支撐整個三角錐(子宮)的重量與體積,更厲害的它幾乎可以抵擋4-5公斤的胎兒重量,但為了更保險起見,上帝更設計了一個長約2.5公分的子宮頸頂在下頭作輔助作用。所以要生產了,除了子宮體要收縮將胎兒往下送以外,子宮頸的厚度也要適時變薄,然後才打開子宮的下端,以便順利生產。所以在懷孕的每一個時段,任何能刺激子宮收縮,子宮頸變薄的因子都可以啟動生產機制。

第一:胎兒的重量,若過重,會超出子宮頸的肉質支撐力道,如雙胞胎、糖尿病媽媽就是有這種風險。所以懷孕時期的胎兒體重控制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第二母親貧血:會使子宮及子宮頸體質變虛弱,在我的診所產檢表單裡面,在懷孕30週時,會特別要求孕婦再驗血色素一次,就是這個原因。

文章標籤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談新生兒斜頸

每一位資深的婦產科醫生,在他接生的生涯裡面,多多少少都會碰到1-2個胎兒生下之後發生斜頸的案例,我相信當時民風正盛,他們多少會一面倒直接受到家屬或產婦的指責,而不論發生的原因是什麼,也忘了醫生在生產前那一段照顧的辛勞,說真的我也碰過,當時所遭遇到的困境陰影至今仍記憶猶新揮之不去,雖然我仍堅持自己當時接生的手技沒有半點瑕疵。今有一篇文章討論新生兒斜頸的原因跟治療,我覺得寫的不錯,所以想轉載給各位準媽媽參考,讓大家有正確的觀念並預防之。

斜頸可先分天性和後天性兩種,新生兒斜頸屬於先天性。

新生兒斜頸至今原因不明,但較常發生於高齡產婦及胎位不正,可能新生兒的肌肉。骨骼、神經等發展或胎兒在子宮內頭頸部姿勢不正有關。但都與生產無關。(:胎兒在母親肚內不要一味追求大大大,不然的話,讓胎兒四肢和頭擠在有限的子宮空間,偏斜過久,就有可能造成斜頸)

先天性斜頸的臨床表徵,是新生兒的頭一直傾向一邊而被懷疑,或發現頸部傾斜同側可以摸到一個腫塊。有些情況較輕,是無法摸到腫塊的,母親在替孩子洗頭時,順便檢查一下,若滑溜就沒事,不要一直去搓揉孩子的頸部,這樣動作過大,也會傷害到孩子,若擔心,可在孩子健檢時,順便請小兒科醫生多留意一下。

文章標籤

l4i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